一种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2424发布日期:2024-02-07 12:0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包括阳极极片、阴极极片、隔离膜、电解液及外包装壳等组成。阴、阳极极片与隔离膜交替卷绕在一起形成电芯,经外包装及注液封装,然后经过化成容量等工序形成完整的锂离子电芯。最后、通过结构胶进行连接和堆叠,以及在堆叠方向上的两端设置侧端板最后利用钢带绑扎形成锂离子电芯。为提升电芯模组的体积能量密度,相关技术一般都会对制备好的电芯模组进行热压整形,减小单体电芯间的间隙,以及单体电芯本身的厚度,排出内部空气并消除褶皱,以满足产品规格要求。

2、在相关技术中,电芯模组在初步涂胶并堆叠组合完成后,通常会利用模组输送托盘沿生产线输送到专用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烘烤,通过空气热传递的方式对电芯模组进行加热。

3、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加热工序,在电芯模组通过输送托盘输送并移入加热炉的过程中,仅通过导热胶预粘接电芯模组的单体电芯之间可能会因为振动以及结构胶未完全烘干而发生相对晃动和散架,在烘干过程中单体电芯之间涂覆的结构胶也可能因为涂覆量的偏差而造成烘干后形变量的不同,在移送到加热炉中和烘干后往往还需要对电芯模组进行校准整形,影响电芯模组的烘干和整体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能够解决电芯模组在输送和烘干过程中容易因外部因素造成散架的变形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包括:承托组件,包括底座和两个间隔布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托盘;

3、侧向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上方,包括第一驱动缸、夹持板和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一驱动缸沿平行于所述托盘顶部端面的方向设置,所述夹持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板设置于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缸的一侧板面上,所述侧向夹持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向夹持组件相对于所述承托组件对称布置;

4、顶部加压组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上方,包括第二驱动缸和压板,所述第二驱动缸沿垂直于所述托盘顶部端面的方向布置,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与所述托盘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压板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覆盖两个所述托盘。

5、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部举升组件,所述底部举升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缸、托板和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三驱动缸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托盘之间,所述第三驱动缸与所述第二驱动缸同轴对向布置,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三驱动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板设置于所述托板远离所述第三驱动缸的一侧板面上。

6、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夹持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压板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驱动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托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7、可选地,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加热板之间,以及所述托板与所述第二加热板之间均垫设有合成石高温纳米材料板。

8、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板与所述合成石高温纳米材料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加热板与所述合成石高温纳米材料板之间均设置有加热温感器。

9、可选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多组压轮,所述多组压轮沿垂直于所述夹持板的方向间隔布置。

10、可选地,所述多组压轮之间的间距可调。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和所述第三驱动缸为电缸或者气缸。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3、采用板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可以利用两个侧向夹持组件中的第一驱动缸提供动力,通过夹持板和第一加热板由两侧对电芯长模组进行夹持,同时利用顶部加压组件中的第二驱动缸提供动力,通过压板由电芯长模组上方对单体电芯的极柱进行压紧限位。在夹持和输送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一加热板由两侧对电芯长模组中多个单体电芯之间所涂覆的结构胶进行加热烘干,在夹持紧固的同时使装配间隙中的结构胶固化,避免出现相对晃动和散架。而电芯长模组上方的压板则能对电芯长模组的极柱进行限位,避免出现高低起伏变化,在运输到位后也可以保证预定的规格尺寸,减少后期整形工作量,有效提高电芯模组的烘干和整体加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底部举升组件(4),所述底部举升组件(4)包括第三驱动缸(41)、托板(42)和第二加热板(43),所述第三驱动缸(41)设置于所述底座(11)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托盘(12)之间,所述第三驱动缸(41)与所述第二驱动缸(31)同轴对向布置,所述托板(42)与所述第三驱动缸(41)的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板(43)设置于所述托板(42)远离所述第三驱动缸(41)的一侧板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21)的伸缩杆与所述夹持板(22)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驱动缸(31)的伸缩杆与所述压板(32)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驱动缸(41)的伸缩杆与所述托板(4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2)与所述第一加热板(23)之间,以及所述托板(42)与所述第二加热板(43)之间均垫设有合成石高温纳米材料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板(23)与所述合成石高温纳米材料板(6)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加热板(43)与所述合成石高温纳米材料板(6)之间均设置有加热温感器(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21)、所述第二驱动缸(31)和所述第三驱动缸(41)为电缸或者气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定位加热装置,属于新能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定位加热装置包括承托组件、侧向夹持组件和顶部加压组件。其中承托组件包括底座和两个托盘。侧向夹持组件设置于托盘上方,包括第一驱动缸、夹持板和第一加热板。夹持板与第一驱动缸的伸缩杆连接,第一加热板设置于夹持板远离第一驱动缸的一侧板面上。顶部加压组件设置于托盘上方,包括第二驱动缸和压板,压板位于第二驱动缸与托盘之间且与第二驱动缸的伸缩杆连接,压板在底座上的正投影覆盖两个托盘。能够解决电芯模组在输送和烘干过程中容易因外部因素造成散架的变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汪安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