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5902发布日期:2023-11-30 12:4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上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些高压开关柜在制造过程中并不能实现安全上锁的目的,导致无法顺利上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采用了安全上锁装置,主要执行安全可靠的上锁功能。例如,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安全上锁装置采用百叶盖形式,钳住短路器开关,实现防止误操作和安全上锁。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工作票、操作票等制度保证正常维修步骤的进行,也仍然存在维修人员使用工作票、操作票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且当高压开关柜的带电指示灯发生故障后,很容易出现维修人员失误闭合接地闸刀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上锁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日常巡检工作,现有市场上的高压开关柜上锁装置,不具备可视化监测功能,且不具备防止误操作功能,造成锁具的使用安全性较低,不利于使用者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为了降低电力系统厂站的人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目的在于:实现高压开关柜上锁装置的可视化监测,并能使得上锁操作更加单一,减少使用者误操作的情况。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包括锁定单元,推进单元,操作单元,其中,锁定单元,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有锁定柱;推进单元,包括与所述锁定柱相连接,并能够改变所述锁定柱水平位置的推进件,所述推进件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第一转杆;以及,操作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转杆相连接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远离与所述第一转杆连接侧设置有转动盘。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定柱靠近所述推进件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转杆相对称的第一推动柱和第二推动柱,所述第一推动柱和第二推动柱结构相同,所述限位柱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推动柱和第二推动柱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推动柱包括与所述推进件相配合的外缘柱,设置于所述外缘柱内部并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配合的支撑柱。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进件区分为与所述第一转杆相配合的转轴区,沿所述转轴区对称,并与所述第一推动柱和第二推动柱相配合的推动区。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转杆靠近与所述转动盘连接侧设置有支撑台,所述转动盘区分为以所述支撑台方向延伸的外延环、与所述第二转杆相连接的盘体,所述盘体开设有操作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延环靠近所述支撑台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弹性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杆相垂直的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套设有与所述外延环相配合的偏转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偏转件远离与所述连接转杆连接侧设置有沿所述连接转杆中心对称、并与所述弹性板相配合的第一偏转杆和第二偏转杆,所述第一偏转杆和第二偏转杆结构相同。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延环开设有与所述偏转件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转杆固定连接有沿所述连接转杆相对称的第一提示板和第二提示板,所述第一提示板和第二提示板结构相同。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单元的旋转带动锁定单元移动,实现基础的上锁功能,在装置的上锁/解锁状态时,操作单元的旋转还会带动第一提示板和第二提示板进行偏转,实现高压开关柜上锁装置的可视化监测。

15、此外,在进行上锁操作中,仅需要通过单向转动操作单元便可实现装置的上锁/解锁,减少使用者误操作的情况。不同的状态由第一提示板和第二提示板对操作人员做提示,即使通常的电源警示灯停止工作,我方仍能通过第一提示板和第二提示板实现对供电柜上锁状态的监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柱(102)靠近所述推进件(201)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转杆(202)相对称的第一推动柱(103)和第二推动柱(104),所述第一推动柱(103)和第二推动柱(104)结构相同,所述限位柱(101)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推动柱(103)和第二推动柱(104)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槽(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柱(103)包括与所述推进件(201)相配合的外缘柱(103a),设置于所述外缘柱(103a)内部并与所述第三限位槽(l)相配合的支撑柱(103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件(201)区分为与所述第一转杆(202)相配合的转轴区(201a),沿所述转轴区(201a)对称,并与所述第一推动柱(103)和第二推动柱(104)相配合的推动区(201b)。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301)靠近与所述转动盘(302)连接侧设置有支撑台(303),所述转动盘(302)区分为以所述支撑台(303)方向延伸的外延环(302a)、与所述第二转杆(301)相连接的盘体(302b),所述盘体(302b)开设有操作孔(302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环(302a)靠近所述支撑台(303)侧设置有固定板(304),所述固定板(304)连接有弹性板(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03)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杆(301)相垂直的连接转杆(306),所述连接转杆(306)套设有与所述外延环(302a)相配合的偏转件(3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件(307)远离与所述连接转杆(306)连接侧设置有沿所述连接转杆(306)中心对称、并与所述弹性板(305)相配合的第一偏转杆(307a)和第二偏转杆(307b),所述第一偏转杆(307a)和第二偏转杆(307b)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环(302a)开设有与所述偏转件(307)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02a-1)和第二凹槽(302a-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杆(306)固定连接有沿所述连接转杆(306)相对称的第一提示板(306a)和第二提示板(306b),所述第一提示板(306a)和第二提示板(306b)结构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上锁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误闭锁的上锁装置,包括锁定单元,推进单元,操作单元,其中,锁定单元,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有锁定柱;推进单元,包括与所述锁定柱相连接,并能够改变所述锁定柱水平位置的推进件,所述推进件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第一转杆。本技术通过操作单元的旋转带动锁定单元移动,实现基础的上锁功能,在装置的上锁/解锁状态时,操作单元的旋转还会带动第一提示板和第二提示板进行偏转,实现高压开关柜上锁装置的可视化监测。

技术研发人员:徐章恒,王代春,郭文峰,欧阳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