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9249发布日期:2023-11-22 22:4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座,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流体冷却结构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座通常包括充电座壳体,设置在充电座壳体中的充电端子和与充电端子电连接的充电线缆。为了提高充电速度,需要提高充电电流,目前充电电流要求高达600a,以后还可能会升高到1000a。当这种大电流流经充电线缆和充电端子时,会导致充电座壳体内部的温度以及充电线缆的温度急剧上升。为了防止温度升高过大,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增大充电线缆的直径,但这会增大充电座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并且会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壳体;和管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内部。所述管连接件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用于与充电线缆中的冷却芯管连接,所述第二管接头用于连接至冷却回路,使得冷却流体能够流经所述管连接件和所述充电线缆,以对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内部和所述充电线缆进行冷却。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充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内部;和充电线缆,其一端伸入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充电线缆包括:管状导体,其一端与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冷却芯管,设置在所述管状导体中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连接;和外绝缘层,包裹在所述管状导体的外部。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冷却流体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相连,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冷却回路。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冷却芯管和所述冷却流体连接管分别以可插拔的方式插接到所述第一管接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中。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管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管接头和一个第二管接头,所述两个第一管接头和所述一个第二管接头彼此连通;所述充电座包括两根充电线缆,所述两根充电线缆的冷却芯管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管接头相连,使得冷却流体能够经由所述管连接件流入所述两根充电线缆。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后端盖,安装到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上,用于封盖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在所述后端盖上形成有允许所述充电线缆穿过的充电线缆孔和允许所述第二管接头穿过的通孔。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充电座壳体中;和信号线缆,其一端伸入所述充电座壳体中,用于与所述信号端子电连接,在所述后端盖上形成有允许所述信号线缆穿过的信号线缆孔。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中,用于密封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所述充电线缆、所述第二管接头和所述信号线缆穿过所述密封件,且所述后端盖抵靠在所述密封件上,以将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中。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管连接件为一体件,且所述管连接件还包括管状主体,所述管状主体的两端封闭;所述两个第一管接头和所述一个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管状主体相连并经由所述管状主体彼此连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两个第一管接头分别靠近所述管状主体的两端,所述一个第二管接头位于所述两个第一管接头之间。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管状主体的两端的周壁上形成有两个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具有与所述充电座壳体内的凸起接合的卡槽。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管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管接头件,所述第一管接头件包括一端封闭的第一管状主体和与所述第一管状主体相连的所述第一管接头;和一个第二管接头件,包括两端开放的第二管状主体和与所述第二管状主体相连的所述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状主体的另一端开放,且所述两个第一管接头件的第一管状主体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地对接到所述第二管接头件的第二管状主体的两端,使得所述第一管接头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管接头件绕所述第一管状主体和所述第二管状主体的中心轴线转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包括两个管连接件,每个管连接件包括一个第一管接头和一个第二管接头;所述充电座包括两根充电线缆和两个冷却流体连接管,所述两根充电线缆的冷却芯管分别与所述两个管连接件的第一管接头相连,所述两个冷却流体连接管分别与所述两个管连接件的第二管接头相连,使得冷却流体能够分别经由所述两个管连接件流入所述两根充电线缆。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的一端相连,并且第一管接头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管接头的中心轴线。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周壁上形成有用于插装所述管连接件的第一管接头的安装孔,所述冷却流体连接管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管连接件的第一管接头相连。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径向凸缘,形成在所述第一管接头上;和密封圈,套装在所述第一管接头上并被轴向挤压在所述径向凸缘和所述充电座壳体之间,以密封所述安装孔。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径向凸缘上形成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具有与所述充电座壳体内的凸起接合的卡槽。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后端盖,安装到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上,用于封盖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充电座壳体中;和信号线缆,其一端伸入所述充电座壳体中,用于与所述信号端子电连接,在所述后端盖上形成有允许所述充电线缆穿过的充电线缆孔和允许所述信号线缆穿过的信号线缆孔。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中,用于密封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所述充电线缆和所述信号线缆穿过所述密封件,且所述后端盖抵靠在所述密封件上,以将所述密封件定位在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后端口中。

2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设置在充电座壳体内部的管连接件将充电线缆的冷却芯管连接至冷却回路,使得冷却流体能够流经管连接件和充电线缆,从而能够对充电座壳体的内部和充电线缆进行充分冷却。

22、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壳体;和管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内部。所述管连接件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用于与充电线缆中的冷却芯管连接,所述第二管接头用于连接至冷却回路,使得冷却流体能够流经所述管连接件和所述充电线缆,以对所述充电座壳体的内部和所述充电线缆进行冷却。在本技术中,设置在充电座壳体内部的管连接件将充电线缆的冷却芯管连接至冷却回路,使得冷却流体能够流经管连接件和充电线缆,从而能够对充电座壳体的内部和充电线缆进行充分冷却。

技术研发人员:夏磊磊,姜开轩,朱方跃,豆仁义,王进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