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开关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4878发布日期:2023-12-29 17:0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开关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开关及机械键盘。


背景技术:

1、机械键盘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键盘类型。从结构上而言,机械键盘的每一颗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开关来控制闭合,这个开关也被称为“轴”。依照开关的分类,机械键盘的轴体可分为青轴、茶轴以及线性轴等,每种轴体由于结构不同,相应的手感也不一致。其中,青轴在按压过程中可以产生明显段落感,且伴随敲击声;茶轴在按压过程中具有摩擦力,能产生摩擦手感,但没有敲击声;线性轴由于按柄下压过程中没有阻碍,故产生“线性”手感。随着用户的定制化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现存的键盘中,用户难以根据需求自主切换发声状态和手感属性。

2、为了克服该问题,第202021276157.4号发明专利采用滑动切换件及弹动部限位块改变扭簧的位置,根据扭簧是否敲击基座及敲击的时机,进而可以在“有声”、“无声”等两种声音,或者“线性”、“段落”两种手感之间切换。该现有技术虽然满足了用户的部分定制化需求,但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其通过扭簧撞击基座的方式发声,即扭簧不仅是复位元件还是敲击元件,难以同时取得较好的均衡效果,对扭簧的材质及形状方面的设计要求较高;其次,扭簧作为敲击元件发声效果较为单薄,而随着敲击次数的增多亦容易损坏扭簧,导致开关的调节功能全部失效;最后,扭簧直接作为敲击元件只能满足“有”和“无”两种声音或手感的切换,难以根据“有”的不同程度作进一步的声音或手感的细分,严重限制了对两种以上不同敲击手感的设置。此外,即使只需要两种状态,通过对扭簧位置的改变实现手感的切换也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声效果较佳,不易损坏且便于调节手感的按键开关。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使用前述按键开关提供一种键盘。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4、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包括壳体及设置在该壳体内并可相对该壳体上下运动的按柄,该壳体内还设有一弹性复位元件及与该弹性复位元件相连接的敲击块,所述敲击块通过一转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按柄上设有一驱动块,该敲击块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块跟随所述按柄向下运动并可驱动所述敲击块转动,该敲击块与所述驱动块分离后可敲击所述壳体。

5、采取这样的结构之后,可通过驱动块与敲击块的接触产生按键的段落感,并由敲击块在弹性复位元件的复位作用下敲击壳体产生按键的声音,实现“青轴”手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复位元件与敲击块各自实现弹性复位及敲击的功能,使得弹性复位元件及敲击块的设计互不干涉,敲击块可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以实现更好的发声效果,弹性复位元件亦可摆脱撞击功能的限制而回归复位的功能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弹性复位元件直接撞击而导致易损坏的问题;驱动块与敲击块之间的可接触面积、接触的有效性亦远大于现有技术直接与弹性复位元件的接触,使得进一步调节出不同的段落感变得更为容易。

6、作为前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按键开关还包括一可通过转动所述转轴而使所述敲击块具有第二初始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敲击块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块跟随所述按柄向下运动并可驱动所述敲击块转动,该敲击块与所述驱动块分离后不可敲击所述壳体。通过设置调节装置改变敲击块的初始位置,使得敲击块与驱动块之间发生接触,但敲击块不与壳体发生碰撞,即实现摩擦但不发声的“茶轴”手感。

7、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装置还可通过转动所述转轴而使所述敲击块具有第三初始位置,所述敲击块处于第三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块跟随所述按柄向下运动不可接触所述敲击块。当敲击块处于第三初始位置时,敲击块完全偏离了驱动块向下运动的轨道,两者无法发生接触,敲击块亦无法撞击而发出声音,实现了“线性轴”手感。本方案通过调节装置、敲击快、引导块及弹性复位元件的互相配合,使按键开关产生了“青轴”、“茶轴”、“线性轴”三种手感,相较于现有技术更能满足用户的自定义需求。

8、具体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调节杆,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调节杆的一第一安装位及一第二安装位,所述两个安装位分别对应所述敲击块的第二初始位置及第三初始位置。通过不同的安装位承载调节杆,使转轴可以相对固定于所需的初始位置。

9、更具体的说,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滑动设置于壳体上的推柄,所述第一安装位及第二安装位沿该推柄滑动方向前后依次设置于该推柄上。由于推柄在滑槽上可左右滑动,且第一安装位及第二安装位依次设置于推柄上,故只需推动推柄就可以使调节杆在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及脱离第一、二安装位等不同位置之间来回变换,以实现不同手感的切换,具有较高的易用性及便利性。

10、优选的,所述推柄的一端延伸设有一第一导引坡面,该第一导引坡面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相连,该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二安装位间还设有一第二导引坡面,所述第二安装位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高度。导引坡面便于用户在推动推柄时,调节杆可以顺滑的方式进入第一安装位以及从第一安装位进入第二安装位,反之亦然,进一步提高切换手感时的流畅性。

11、进一步优选,所述敲击块呈三角柱形且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端设有一可与所述驱动块接触的触发杠,所述第三端设有一可敲击所述壳体的撞击杠,所述弹性复位元件的一端穿设于该撞击杠。三角柱形的结构有利于敲击块与转轴、触发杠及撞击杠的设置并形成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12、更具体的,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所述敲击块,该两个敲击块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弹性复位元件呈u形,该弹性复位元件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枢接部且分别穿设于所述两个敲击块的撞击杠。通过两个敲击块的对称设置有利于提高接触及撞击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13、更具体的,所述按柄下部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呈l形的弹性臂,该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外侧面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的驱动块,该两个驱动块分别与所述的两个敲击块相匹配。弹性臂的设置使得驱动块与敲击块之间的接触关系具备一定程度的自适应性,避免过高的刚性接触时带来的磨损和冲击。

14、还提供一种键盘,包括一电路板及至少一个键帽,所述键盘还包括至少一个使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键帽连接于所述按键开关。

15、通过阅读和参考以下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按键开关,包括壳体及设置在该壳体内并可相对该壳体上下运动的按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弹性复位元件及与该弹性复位元件相连接的敲击块,所述敲击块通过一转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按柄上设有一驱动块,该敲击块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块跟随所述按柄向下运动并可驱动所述敲击块转动,该敲击块与所述驱动块分离后可敲击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开关还包括一可通过转动所述转轴而使所述敲击块具有第二初始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敲击块处于第二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块跟随所述按柄向下运动并可驱动所述敲击块转动,该敲击块与所述驱动块分离后不可敲击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可通过转动所述转轴而使所述敲击块具有第三初始位置,所述敲击块处于第三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块跟随所述按柄向下运动不可接触所述敲击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调节杆,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调节杆的一第一安装位及一第二安装位,所述两个安装位分别对应所述敲击块的第二初始位置及第三初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一滑动设置于壳体上的推柄,所述第一安装位及第二安装位沿该推柄滑动方向前后依次设置于该推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柄的一端延伸设有一第一导引坡面,该第一导引坡面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相连,该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二安装位间还设有一第二导引坡面,所述第二安装位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块呈三角柱形且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端设有一可与所述驱动块接触的触发杠,所述第三端设有一可敲击所述壳体的撞击杠,所述弹性复位元件的一端穿设于该撞击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所述敲击块,该两个敲击块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弹性复位元件呈u形,该弹性复位元件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枢接部且分别穿设于所述两个敲击块的撞击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柄下部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呈l形的弹性臂,该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外侧面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的驱动块,该两个驱动块分别与所述的两个敲击块相匹配。

10.一种键盘,包括一电路板及至少一个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还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键帽连接于所述按键开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输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开关及机械键盘。按键开关包括壳体及按柄,壳体内还设有一弹性复位元件及与一敲击块,所述敲击块通过一转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按柄上设有一驱动块,该敲击块处于第一初始位置时,驱动块跟随所述按柄向下运动并可驱动所述敲击块转动,该敲击块与所述驱动块分离后可敲击所述壳体。还提供一种键盘,包括一电路板、至少一个键帽及至少一个使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按键开关,按键开关电连接于电路板,所述键帽连接于按键开关。本技术中的弹性复位元件与敲击块各自实现弹性复位及敲击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发声效果较佳,不易损坏且便于调节手感。

技术研发人员:滕博,唐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环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