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片、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8855发布日期:2023-10-28 23:3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片、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片、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池通过连接片输出电流,现有连接片结构多为l型折板,其l型折板的一端与极柱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卷芯引出的极耳焊接连接。现有正极连接片材质多为铝,质软,易变形,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轻微变形,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振动等外力会加剧正极连接片的变形,变形后的连接片可能会接触壳体或插入卷芯造成内短路,带来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连接片、电池及用电设备,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连接极耳和极柱的连接片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片,用于连接极柱和卷芯的极耳,所述连接片包括:

4、导流部,用于与所述极柱电连接;以及,

5、连接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连接于所述导流部,且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导流部形成夹角,所述第二主体用于与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一主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厚度。

6、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一体成型。

7、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的厚度至少为所述第二主体的厚度的1.5倍。

8、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或等于小于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

9、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主体部分和至少一个加强部分,所述主体部分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所述加强部分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主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厚度。

10、可选地,所述导流部和所述连接主体均采用铝制成。

11、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共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呈阶梯型;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第一主体靠近所述卷芯的一侧;所述第三侧面为所述第二主体靠近所述卷芯的一侧。

12、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

13、导流部,用于与所述极柱电连接;以及,

14、连接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连接于所述导流部,且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导流部形成夹角,所述第二主体用于与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一主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厚度。

15、可选地,所述极耳焊接于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卷芯的一侧。

16、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片、电池及用电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8、由于连接主体中的第一主体的厚度增厚,从而使得连接主体的整体强度增加;同时,由于第一主体设置在连接片的拐角处,可以提高拐角处的强度,可以防止连接主体变形,进而可以提高采用该连接片的电池的安全性能。基于此,该连接片以及采用该连接片的电池以及采用该电池的用电设备均能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连接极耳和极柱的连接片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片,用于连接极柱(300)和卷芯(200)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21)和所述第二主体(12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21)的厚度至少为所述第二主体(122)的厚度的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2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主体(12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21)包括主体部分和至少一个加强部分,所述主体部分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部(1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122),所述加强部分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远离所述卷芯(200)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主体(12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12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110)和所述连接主体(120)均采用铝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211)和第二侧面(1212),所述第二主体(1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221)和第四侧面(1222);所述第一侧面(1211)和所述第三侧面(1221)共面,所述第二侧面(1212)与所述第四侧面(1222)呈阶梯型;所述第一侧面(1211)为所述第一主体(121)靠近所述卷芯(200)的一侧;所述第三侧面(1221)为所述第二主体(122)靠近所述卷芯(200)的一侧。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片(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焊接于所述第二主体(122)远离所述卷芯(200)的一侧。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片、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连接片包括导流部和连接主体。导流部用于与极柱电连接。连接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连接于导流部,且第一主体和导流部形成夹角,第二主体用于与极耳电连接;第一主体的厚度大于第二主体的厚度。本技术提供的电池采用了上述的连接片。本技术提供的用电设备采用了上述的电池。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片、电池及用电设备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连接极耳和极柱的连接片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佩,武冬冬,金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