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7431发布日期:2023-11-30 09:2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


背景技术:

1、用于智能建筑领域的现场总线,具有分布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能够通过一根多芯电缆替代传统分离的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以线型、树型或星型敷设,有利于扩容和改装。由于智能建筑的现场总线需要面对非常复杂的电磁环境,普通的现场总线的屏蔽层采用铜箔层屏蔽,电磁波大量被铜箔层反射,屏蔽特性较为一般,抗干扰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噪音屏蔽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耐用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3、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包括四个绝缘线芯围绕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共同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pet树脂绕包层、铜箔绕包屏蔽层、丁基橡胶防潮层和聚氨酯外护套层,所述铜箔绕包屏蔽层为铜箔带螺旋搭盖绕包结构,所述铜箔带包括铜箔层,所述pet树脂绕包层和所述铜箔绕包屏蔽层之间设有撕裂绳和排流线,所述铜箔层的两侧表面分别包覆有坡莫合金内层和坡莫合金外层,所述铜箔层厚度为25μm至120μm,所述坡莫合金内层和所述坡莫合金外层的厚度均为8μm至15μm。

4、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和xlpe绝缘层。

5、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为若干线径0.01mm至0.04mm的镀锡铜丝同心绞合构成。

6、作为优选,所述xlpe绝缘层厚度为0.1mm至0.3mm。

7、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直径为0.8mm至1.2mm。

8、作为优选,所述pet树脂绕包层为pet树脂带多层搭盖绕包结构且厚度不超过0.1mm。

9、作为优选,所述pet树脂绕包层绕向和所述缆芯绞向相同。

10、作为优选,所述铜箔层厚度为所述坡莫合金内层和所述坡莫合金外层共计厚度的2倍至3倍。

11、作为优选,所述缆芯绞距为所述绝缘线芯外径的10至30倍。

12、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外护套层厚度不小于1mm。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优化铜箔绕包屏蔽层结构,在原有铜箔层的两侧表面包覆坡莫合金层,电磁波噪音能够被坡莫合金层大量吸收,少部分被铜箔层反射,使得电缆获得更好的屏蔽效果,抗干扰能力强,噪音屏蔽性能稳定,提高耐用性。优化铜箔层厚度为25μm至120μm,且坡莫合金内外层厚度为8μm至15μm,确保屏蔽性能的同时,保证电柔韧性和耐挠曲性,有益于电缆的敷设安装。

15、2.四个绝缘线芯与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共同绞合构成缆芯,使得缆芯结构均衡,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的拉伸弹性模量大,有助于减少绝缘线芯的局部应力集中,提高抗弯曲和抗拉伸性能,耐用性更好。



技术特征:

1.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包括四个绝缘线芯(1)围绕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2)共同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pet树脂绕包层(3)、铜箔绕包屏蔽层(4)、丁基橡胶防潮层(5)和聚氨酯外护套层(6),所述铜箔绕包屏蔽层(4)为铜箔带螺旋搭盖绕包结构,所述铜箔带包括铜箔层(7),所述pet树脂绕包层(3)和所述铜箔绕包屏蔽层(4)之间设有撕裂绳(12)和排流线(13),所述铜箔层(7)的两侧表面分别包覆有坡莫合金内层(8)和坡莫合金外层(9),所述铜箔层(7)厚度为25μm至120μm,所述坡莫合金内层(8)和所述坡莫合金外层(9)的厚度均为8μm至1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内导体(10)和xlpe绝缘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10)为若干线径0.01mm至0.04mm的镀锡铜丝同心绞合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xlpe绝缘层(11)厚度为0.1mm至0.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10)直径为0.8mm至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pet树脂绕包层(3)为pet树脂带多层搭盖绕包结构且厚度不超过0.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pet树脂绕包层(3)绕向和所述缆芯绞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铜箔层(7)厚度为所述坡莫合金内层(8)和所述坡莫合金外层(9)共计厚度的2倍至3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缆芯绞距为所述绝缘线芯(1)外径的10至3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聚氨酯外护套层(6)厚度不小于1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用抗干扰现场总线电缆,包括四个绝缘线芯围绕对位型全芳香族共聚酰胺拉伸纤维芯材共同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PET树脂绕包层、铜箔绕包屏蔽层、丁基橡胶防潮层和聚氨酯外护套层,铜箔绕包屏蔽层为铜箔带螺旋搭盖绕包结构,铜箔带包括铜箔层,PET树脂绕包层和所述铜箔绕包屏蔽层之间设有撕裂绳和排流线,铜箔层的两侧表面分别包覆有坡莫合金内层和坡莫合金外层,铜箔层厚度为25μm至120μm,坡莫合金内层和坡莫合金外层的厚度均为8μm至15μm。该总线电缆,噪音屏蔽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耐用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邵千俊,王登峰,蔡长威,刘书鑫,王礼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