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10418发布日期:2023-09-09 21:4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移动式通讯设备、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大型电动设备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电池的能量密度也随之增加,然而其可靠性问题一直是动力电池往更高能量密度研发的制约因素。

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旦电池发生内短路,内部发生产热反应,压力和/或温度上升,最终导致电池内部发生热失控;或者,电池存在超出质保使用范围下使用情况,其内部压力上升,导致电池存在未知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更佳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2、本申请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端盖组件,该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并包括本体部、柔性防爆件及热熔件,其中,本体部设置有通孔;柔性防爆件连接于本体部并覆盖通孔,该柔性防爆件具有至少一条可开合缝隙;热熔件设置于可开合缝隙,并用于在温度达到阈值温度时融化,以使可开合缝隙开启。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利用柔性防爆件覆盖本体部的通孔,且该柔性防爆件具有至少一条可开合缝隙,并将热熔件设置于该可开合缝隙,在电池单体的循环过程中,随着内部逐渐产气升压,温度逐渐提升,热熔件在温度达到阈值温度时融化,以使得可开合缝隙在电池单体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开启泄压,起到及时泄压的作用;且在泄压后,电池单体内部压力释放,温度降低,该热熔件重新凝固以使可开合缝隙闭合,以提升电池单体内部循环环境的密封性能。

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融化后的热熔件用于在温度低于阈值温度时凝固,以使可开合缝隙闭合。

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融化后的热熔件仍然设置于柔性防爆件的可开合缝隙处,在电池单体泄压完成后柔性防爆件回弹,热熔件可在温度低于阈值温度时重新凝固,以再度将可开合缝隙闭合,这样一来,使得作为电池单体防爆泄压构件的柔性防爆件可以在电池单体的多次泄压过程中循环使用,提升了柔性防爆件的使用寿命,可靠性更佳。

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柔性防爆件包括至少两个柔性片,柔性片的相邻部分抵接,相邻柔性片的抵接部分形成可开合缝隙。

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设置柔性防爆件包括至少两个柔性片,便于柔性防爆件的结构设计,以更好地匹配本体部的通孔形状,适用范围与经济性更佳。

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柔性片包括第一边与第二边,其中,第一边靠近通孔的孔壁设置,相邻柔性片的第二边抵接,以形成可开合缝隙。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设置柔性片包括第一边与第二边,第一边靠近通孔的孔壁设置,用于与本体部连接;相邻柔性片的第二边抵接,以更好地形成密封结构,以便该至少两个的柔性片共同将本体部的通孔覆盖,形成稳定且密封的电池单体循环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可靠性。

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柔性片的数量为四个,第二边包括第一子边与第二子边,各柔性片的第一子边与相邻柔性片的第二子边抵接,以形成两条相交的可开合缝隙。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设置柔性片的数量为四个,第二边包括第一子边与第二子边,各柔性片的第一子边与相邻柔性片的第二子边抵接,以形成两条相交的可开合缝隙,如此一来,两条相交的可开合缝隙在开启后,更有利于电池单体内部压力的排出,提升了泄压效率,可靠性更佳。

1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柔性防爆件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呈与通孔形状匹配的环状,第一边连接于连接件。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设置连接件,且第一边连接于连接件,以提升柔性防爆件的成型效率与安装效率,使得包括多个柔性片的柔性防爆件能够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安装,提升了端盖组件的生产效率且更有利于量产。

1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连接件与至少两个柔性片一体成型。

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设置连接件与至少两个柔性片一体成型,以提升柔性片与连接件之间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了柔性片的结构强度,降低电池单体在泄压时,将柔性片冲落形成碎屑杂质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可靠性。

1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端盖组件还包括保护件,该保护件连接于本体部且至少部分与本体部间隔,并设置在柔性防爆件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

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在柔性防爆件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设置保护件,该保护件连接于本体部且至少部分与本体部间隔,以利用该保护件限制各柔性片的开合角度,减少柔性片在泄压压力过大时的形变量,为柔性片提供保护,降低柔性片因泄压压力过大被撕裂脱落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可靠性。

1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保护件与本体部可拆卸连接。

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设置保护件与本体部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维修或更换保护件,且在电池单体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拆卸保护件的方式将可开合缝隙露出,进而可以在将热熔件融化后向电池单体内部注入电解液,以补充电池单体因泄压损失的电解液,可靠性更佳。

2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通孔为注液孔,并用于向电池单体内注入电解液。

2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通过设置通孔为注液孔,并用于向电池单体内注入电解液,即在电解液注入过程中,可以通过将保护件拆卸,再于可开合缝隙处施加前述阈值温度的热量,以使热熔件融化后依次经开启的柔性防爆件与本体部的通孔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单体内部,以省去端盖组件中注液孔的设置,提升了端盖组件的成型效率,经济性更佳。

2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如前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端盖组件。

2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如前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的电池单体。

25、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前述第三方面任一实施例的电池,该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26、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融化后的所述热熔件用于在温度低于所述阈值温度时凝固,以使所述可开合缝隙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爆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包括第一边与第二边,所述第一边靠近所述通孔的孔壁设置,相邻所述柔性片的所述第二边抵接,以形成所述可开合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边包括第一子边与第二子边,各所述柔性片的所述第一子边与相邻所述柔性片的第二子边抵接,以形成两条相交的所述可开合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爆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至少两个所述柔性片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与所述本体部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注液孔,并用于向所述电池单体内注入电解液。

1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端盖组件。

1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单体。

13.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并包括本体部,设置有通孔;柔性防爆件,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并覆盖所述通孔,具有至少一条可开合缝隙;热熔件,设置于所述可开合缝隙,并用于在温度达到阈值温度时融化,以使所述可开合缝隙开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旨在提升电池单体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百言,席飞,唐代春,石春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