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组件、电池模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8926发布日期:2024-01-16 11:2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隔离组件、电池模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组件,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离组件、电池模组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高速发展,对动力电池安全防护的要求越来越重要。在动力电池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的累积一方面会降低电池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电池模组的热失控。

2、为了减少热失控的发生,会在动力电池中邻近的电芯或模组之间加入隔热材料。但传统的隔热材料难以将电芯内的热量散失到外部,会导致电芯产生的热量积聚在电芯中,影响电芯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组件、电池模组和车辆的新技术方案,以解决传统电芯产生的热量积聚在电芯中而影响电芯使用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离组件,包括:

3、导热壳体,所述导热壳体被配置为设置于电芯的侧面,所述导热壳体内形成填充间隙;

4、隔热芯体,所述隔热芯体设置于所述填充间隙中。

5、可选地,所述导热壳体的高度范围为50mm-2000mm,所述填充间隙的宽度范围为0.5mm-3mm。

6、可选地,所述导热壳体为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的长度范围为50mm-2000mm,所述方形壳体用于夹设于相邻电芯之间。

7、可选地,所述导热壳体包括圆柱外壳和圆柱内壳,所述圆柱外壳和所述圆柱内壳之间形成所述填充间隙。

8、可选地,所述圆柱内壳围成容纳空间;

9、所述圆柱内壳的内径范围为10mm-100mm,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圆柱形电芯。

10、可选地,所述隔热芯体为气凝胶芯体。

11、可选地,所述导热壳体为铜壳体、铝壳体和石墨壳体中的一种。

12、可选地,所述导热壳体的导热系数范围为200-10000w/(m·k)。

13、可选地,还包括加强网,所述加强网设置于所述隔热芯体中。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组件;

15、所述导热壳体设置于电芯的侧面。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

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导热壳体,所述导热壳体被配置为设置于电芯的侧面,所述导热壳体内形成填充间隙;隔热芯体,所述隔热芯体设置于所述填充间隙中。所述隔离组件通过所述导热壳体和所述隔热芯体的结合,既可以便于电芯产生的热量散失到外部,又可以避免单个电芯产生的热量对其他电芯的影响。

1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1)的高度范围为50mm-2000mm,所述填充间隙的宽度范围为0.5mm-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壳体的长度范围为50mm-2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芯体(2)为气凝胶芯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1)为铜壳体、铝壳体和石墨壳体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1)的导热系数范围为200-10000w/(m·k)。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网(3),所述加强网(3)设置于所述隔热芯体(2)中。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组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组件、电池模组和车辆,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导热壳体,所述导热壳体被配置为设置于电芯的侧面,所述导热壳体内形成填充间隙;隔热芯体,所述隔热芯体设置于所述填充间隙中。所述隔离组件通过所述导热壳体和所述隔热芯体的结合,既可以便于电芯产生的热量散失到外部,又可以避免单个电芯产生的热量对其他电芯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清,段平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