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1760发布日期:2023-12-29 19:0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储能装置一般采用集装箱式结构,在集装箱式储能装置内设置有多个电池插箱,每个电池插箱内设有用于储能的电池。电池插箱是储能装置的最小能量单元,提高储能装置的散热效率,首先应确保电池插箱具有足够的散热能力。

2、电池插箱的散热主要采用风冷,电池插箱内部并排设置两组电芯组,冷风由电池插箱的相对两侧进入到电池插箱内,进而分别穿过两组电芯组并在两组电芯组之间汇聚,最后利用电池插箱前端的风扇抽走冷风。因此,电池插箱的中部需要预留汇聚冷风的风道,风道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电池插箱的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插箱采用两侧进风,冷风在电池插箱的中部的风道汇聚,该风道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电池插箱的体积过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

2、一种电池插箱,包括:

3、箱体,具有容置腔及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及

4、电芯单元,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堆叠布置的多个电芯,每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

5、其中,所述第一导热夹板具有第一风道及均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入风口和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入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导热夹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一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导热夹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单元包括两个所述电芯组,两个所述电芯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相交的第三方向布置,两个所述电芯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夹板;

7、所述第二导热夹板具有第二风道及均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入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入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导热夹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导热夹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子进风口和第二子进风口,所述第一子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入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子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入风口相对。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子出风口和第二子出风口,所述第一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子出风口与所述第二排风口相对。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中的各个所述电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电芯组中的各个所述电芯一一对应,任意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热夹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芯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汇流排;

12、任意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的所述第二端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热夹板抵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插箱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设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两个所述电芯组均位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

14、所述电池插箱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捆紧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以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共同夹紧两个所述电芯组。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夹板为中空的型材。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夹板为中空的型材。

17、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柜体、抽气风扇及多个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插箱;

18、所述抽气风扇设置在所述柜体上,所述柜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抽气风扇的一侧,所述容纳空间内收容有多个所述电池插箱,且每一所述电池插箱具有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均背离所述抽气风扇,每一所述电池插箱具有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均朝向所述抽气风扇。

19、上述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由于每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因此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第一导热夹板上。在抽气风扇的作用下,冷风由箱体上的进风口进入到箱体的容置腔内,再由第一入风口进入到第一导热夹板的第一风道内,从而带走传递至第一导热夹板上的热量,起到冷却第一导热夹板和电芯的作用。进入第一风道内的冷风由第一排风口输出,进而再由箱体上的出风口排出至箱体外。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冷风由箱体一侧的进风口进入到箱体的容置腔内,再穿过各个第一导热夹板上的第一风道,进而从箱体的另一侧排出至箱体外,从而无需在箱体中部设置用于汇聚冷风的汇聚通道,降低了所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缩减电池插箱的体积。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14)包括两个所述电芯组(141),两个所述电芯组(14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均相交的第三方向(z)布置,两个所述电芯组(14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夹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包括第一子进风口(121)和第二子进风口(123),所述第一子进风口(121)与所述第一入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子进风口(123)与所述第二入风口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3)包括第一子出风口(131)和第二子出风口(133),所述第一子出风口(131)与所述第一排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子出风口(133)与所述第二排风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141)中的各个所述电芯(1410)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电芯组(141)中的各个所述电芯(1410)一一对应,任意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1410)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热夹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芯(1410)具有第一端(a1)和与所述第一端(a1)相背离的第二端(a2),所述第一端(a1)设置有汇流排(14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插箱(10)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y)间隔布设的第一端板(17)和第二端板(18),两个所述电芯组(141)均位于所述第一端板(17)和所述第二端板(18)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夹板(16)为中空的型材。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夹板(15)为中空的型材。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抽气风扇(20)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插箱(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插箱及储能装置。该电池插箱包括:箱体,具有容置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及电芯单元,包括收容于容置腔内的电芯组,电芯组包括沿第二方向堆叠布置的多个电芯,每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夹板;其中,第一导热夹板具有第一风道、第一入风口和第一排风口,第一入风口位于第一导热夹板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第一排风口位于第一导热夹板朝向出风口的一端。如此,冷风由箱体一侧的进风口进入到箱体内,再穿过各个第一导热夹板上的第一风道,进而从箱体的另一侧排出,无需在箱体中部设置用于汇聚冷风的汇聚通道,降低了所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缩减电池插箱的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