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3335发布日期:2023-12-07 00:0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冷却,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不断发展,锂电池作为储能单元正在不断地被各个行业使用,同时为了延长锂电池系统的续航时间,在电池模组中设计人员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布置更多的电池;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多,电池模组内部产生的热量也在同步增加,随着内部的温度提升,对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运行安全都提出了挑战。

2、因此通常在电池模组的底部铺设液冷板,实现从下往上的降温,但是降温效率有限,对大倍率充放电的电池模组降温效果不理想,从而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冷却效率高,延长使用寿命。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4、多个电芯;

5、冷却侧板,所述冷却侧板贴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冷却侧板内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侧板流道,所述侧板流道包括进流管道、回流管道、第一蛇形管道和第二蛇形管道,所述进流管道、所述第一蛇形管道和所述回流管道串联,所述第二蛇形管道并联在所述进流管道和所述回流管道之间。

6、可选地,所述冷却侧板包括连接板和流道板,所述流道板上设有向远离所述连接板方向凹陷的凹槽结构,所述连接板用于将所述凹槽结构封闭,构成所述侧板流道。

7、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流道板焊接。

8、可选地,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有导热结构胶层。

9、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端板和连接螺栓,所述端板贴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螺纹孔,所述冷却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螺纹孔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安装螺纹孔螺纹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冷却侧板还包括进水连接件和出水连接件,所述进水连接件和所述出水连接件插设在所述冷却侧板上并与所述侧板流道连通。

11、可选地,所述进水连接件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进水连接块,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一端与所述进水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冷却侧板上与所述侧板流道连通;

12、所述出水连接件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出水连接块,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出水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冷却侧板上与所述侧板流道连通。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一出水管上均套设有密封圈。

14、可选地,所述进流管道和所述回流管道之间并联有多个所述第二蛇形管道。

15、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冷却底板,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在所述冷却底板上。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电池模组中设置有冷却侧板,通过将冷却侧板贴设在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使得冷却侧板对电芯的两侧进行冷却,同时与电池包中的冷却底板相配合,从而实现三面冷却,大大提升对电芯的冷却效果,并且冷却侧板内的侧板流道为进流管道、回流管道、第一蛇形管道和第二蛇形管道串并联组成,从而延长了冷却介质在冷却侧板内流动的时间及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冷却侧板对电芯侧面的冷却效果。



技术特征:

1.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侧板(2)包括连接板(22)和流道板(23),所述流道板(23)上设有向远离所述连接板(22)方向凹陷的凹槽结构,所述连接板(22)用于将所述凹槽结构封闭,构成所述侧板流道(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与所述流道板(23)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朝向所述电芯(1)的一侧设有导热结构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端板(3)和连接螺栓(4),所述端板(3)贴设在多个所述电芯(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端板(3)上开设有多个安装螺纹孔(31),所述冷却侧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螺纹孔(31)对应的安装通孔(24),所述连接螺栓(4)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24)与所述安装螺纹孔(3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侧板(2)还包括进水连接件(25)和出水连接件(26),所述进水连接件(25)和所述出水连接件(26)插设在所述冷却侧板(2)上并与所述侧板流道(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连接件(25)包括第一进水管(251)、第二进水管(252)和进水连接块(253),所述第一进水管(251)的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251)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连接块(253)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252)一端与所述进水连接块(253)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252)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冷却侧板(2)上与所述侧板流道(2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51)和所述第一出水管(261)上均套设有密封圈(5)。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管道(211)和所述回流管道(212)之间并联有多个所述第二蛇形管道(214)。

10.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冷却底板,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在所述冷却底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芯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冷却侧板,冷却侧板贴设在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冷却侧板内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侧板流道,侧板流道包括彼此串并联的进流管道、回流管道、第一蛇形管道和第二蛇形管道。通过将冷却侧板贴设在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使得冷却侧板对电芯的两侧进行冷却,同时与电池包中的冷却底板相配合,从而实现三面冷却,大大提升对电芯的冷却效果,并且冷却侧板内的侧板流道为进流管道、回流管道、第一蛇形管道和第二蛇形管道串并联组成,从而延长了冷却介质在冷却侧板内流动的时间及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冷却侧板对电芯侧面的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李文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