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9065发布日期:2024-01-23 10:4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1、工业车辆运行需要电池作为能源装置提供动能,当电池电力用完后,需要进行拆卸充电和更换,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器件进行维修。

2、中国专利cn202021321743.6公开了一种电动叉车用锂电池,包括上壳体以及设置于上壳体上的下壳体,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上设置有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之间形成有供电池本体定位的定位区域,电池壳体上远离握持孔的一端开设有供叉车接入的连接槽;所述定位区域沿连接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电池本体对应定位区域设置有两个,且所述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均对应定位区域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槽两侧的第二嵌块的第二连接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呈一体设置。

3、但是现有技术方案中,电池内部电池器件维修时需拆除电池壳体,造成维修不便,对壳体破坏性大,维修成本高;电池功能结构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紧凑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池结构,通过在壳体上开设与安装腔相通的检修部位,将具有经常性检修需求的电池器件集中分布于检修部位下方的安装腔内,方便检修,检修时无需拆除整个壳体,且通过在壳体上部设置检修部位,在壳体下中部设置安装导轨,导轨两侧的安装腔内容纳电池模组,结构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内部电池器件维修时需拆除电池壳体,造成维修不便,对壳体破坏性大,维修成本高;电池功能结构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紧凑性差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分布设置有各电池器件;还包括:检修部位,所述检修部位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上,有检修需求的电池器件集中分布设置于所述检修部位下方的安装腔内。

4、作为优选,所述检修部位包括:检修窗口,所述检修窗口开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安装腔相通;以及检修板,所述检修板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检修窗口处的壳体上,以对所述检修窗口进行封盖。

5、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导轨,所述壳体的前侧面表面向内凹设形成有所述安装导轨,所述安装导轨对电池的插装进行滑动导向。

6、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导轨竖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部位置且左右分布设置有两组。

7、作为优选,还包括:防盗卡合结构,所述防盗卡合结构与外部防盗锁相插合以对电池结构的安装进行锁定。

8、作为优选,所述防盗卡合结构为于所述壳体表面向内凹设形成的防盗锁槽或为于所述壳体表面的凸起部,所述防盗锁槽或凸起部与外部防盗锁相插合。

9、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水透气孔,所述防水透气孔开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安装腔相通。

10、作为优选,所述检修部位位于所述壳体后侧上部,有检修需求的电池器件对应分布于所述安装腔的上部空间内。

11、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的下部左右空间内容纳有电池模组,所述安装导轨位于左右两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

12、作为优选,还包括:加热膜,所述电池模组由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电芯组成,所述加热膜贴附所述电芯设置以对所述电芯进行加热保温。

13、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装配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14、作为优选,所述检修部位、安装导轨、防盗锁槽、防水透气孔均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设置可维护式电池,通过在壳体上开设与安装腔相通的检修部位,将具有经常性检修更换需求的电池器件集中分布于检修部位下方的安装腔内,且电池器件间均采用易维护的快插件形式或螺栓连接,方便检修,检修时无需拆除整个壳体,避免破坏电池,提高使用寿命;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部设置检修部位,在壳体下中部设置安装导轨,导轨两侧的安装腔内容纳电池模组,结构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防水透气结构,配合在电池模组内设置加热膜,可适应于冷库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部位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轨竖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部位置且分布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卡合结构为于所述壳体表面向内凹设形成的防盗锁槽或为于所述壳体表面的凸起部,所述防盗锁槽或凸起部与外部防盗锁相插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部位位于所述壳体后侧上部,有检修需求的电池器件对应分布于所述安装腔的上部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下部左右空间内容纳有电池模组,所述安装导轨位于左右两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结构,通过在壳体上开设与安装腔相通的检修部位,将具有经常性检修需求的电池器件集中分布于检修部位下方的安装腔内,且电池器件间均采用易维护的快插件形式或螺栓连接,方便检修,检修时无需拆除整个壳体,且通过在壳体上部设置检修部位,在壳体下中部设置安装导轨,导轨两侧的安装腔内容纳电池模组,结构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部电池器件维修时需拆除电池壳体,造成维修不便,对壳体破坏性大,维修成本高;电池功能结构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紧凑性差等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曼·布祖诺夫,孙笠,黄强强,张耀,郑杰,吴聪,梁梦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