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3757发布日期:2023-12-30 04:2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圆柱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圆柱电池,在完成电芯入壳以及控制板的装配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封闭壳体的开口端,控制板上的输出极由封闭后的壳体端壁伸出以方便外部接电。

2、焊接封闭壳体的过程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并且为了避免短路,需要在输出极与壳体端壁之间配置绝缘垫,提升了装配难度,且防短路的效果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装配、防短路效果可靠的圆柱电池。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具有使用安全性更高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4、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壳体、绝缘塞、控制板及电芯,所述圆柱壳体具有相对的开口端与封闭端,所述绝缘塞与所述开口端插接以封堵开口端,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圆柱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控制板处于所述电芯与所述绝缘塞之间,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充放电极,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穿过所述绝缘塞并伸出所述圆柱壳体,所述电芯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电连接,所述封闭端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二充放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充放电极电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电池还包括绝缘密封圈及导电体,所述绝缘密封圈容置于所述圆柱壳体内部并处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绝缘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导电体的侧壁上,所述圆柱壳体的内侧壁上凸设有第一环垣,所述第一环垣周向挤压所述绝缘密封圈变形,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电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壳体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环垣的位置成型有第一辊槽。

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第一充放电极凸设于所述绝缘基体远离所述电芯的一端。

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顶针,所述顶针凸设于所述绝缘基体远离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顶针与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电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塞包括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一侧上的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盖体形成与所述开口端插接的台阶结构,所述卡爪夹持固定所述绝缘基体,所述第一充放电极远离所述绝缘基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盖体。

10、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壳体的内侧壁上凸设有第二环垣,所述第二环垣靠近所述绝缘塞的一侧与所述绝缘塞共同夹持固定所述绝缘基体。

1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塞包括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一侧上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盖体形成与所述开口端插接的台阶结构,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第二环垣夹持固定所述绝缘基体,所述第一充放电极远离所述绝缘基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盖体。

12、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壳体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环垣的位置成型有第二辊槽。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所述的圆柱电池,所述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壳体、绝缘塞、控制板及电芯,所述圆柱壳体具有相对的开口端与封闭端,所述绝缘塞与所述开口端插接以封堵开口端,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圆柱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控制板处于所述电芯与所述绝缘塞之间,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充放电极,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穿过所述绝缘塞并伸出所述圆柱壳体,所述电芯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电连接,所述封闭端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二充放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充放电极电连接。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池,通过绝缘塞与开口端插接以封堵开口端,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的焊接方式,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控制板上的第一充放电极穿过绝缘塞伸出圆柱壳体,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第一充放电极与圆柱壳体接触,免去额外配置密封垫,降低装配误差导致的短路,防短路效果更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池的有益效果包括:装配过程方便快捷、防短路效果稳定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壳体、绝缘塞、控制板及电芯,所述圆柱壳体具有相对的开口端与封闭端,所述绝缘塞与所述开口端插接以封堵开口端,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圆柱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控制板处于所述电芯与所述绝缘塞之间,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充放电极,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穿过所述绝缘塞并伸出所述圆柱壳体,所述电芯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电连接,所述封闭端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二充放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充放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电池还包括绝缘密封圈及导电体,所述绝缘密封圈容置于所述圆柱壳体内部并处于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绝缘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导电体的侧壁上,所述圆柱壳体的内侧壁上凸设有第一环垣,所述第一环垣周向挤压所述绝缘密封圈变形,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环垣的位置成型有第一辊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第一充放电极凸设于所述绝缘基体远离所述电芯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还包括顶针,所述顶针凸设于所述绝缘基体远离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顶针与所述第一充放电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塞包括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一侧上的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盖体形成与所述开口端插接的台阶结构,所述卡爪夹持固定所述绝缘基体,所述第一充放电极远离所述绝缘基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盖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的内侧壁上凸设有第二环垣,所述第二环垣靠近所述绝缘塞的一侧与所述绝缘塞共同夹持固定所述绝缘基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塞包括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一侧上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盖体形成与所述开口端插接的台阶结构,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第二环垣夹持固定所述绝缘基体,所述第一充放电极远离所述绝缘基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盖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环垣的位置成型有第二辊槽。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圆柱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领域。该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壳体、绝缘塞、控制板及电芯,圆柱壳体具有相对的开口端与封闭端,绝缘塞与开口端插接以封堵开口端,控制板与电芯容置于圆柱壳体的内部,且控制板处于电芯与绝缘塞之间,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充放电极,第一充放电极穿过绝缘塞并伸出圆柱壳体,电芯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一充放电极电连接,封闭端的端壁上设置有第二充放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二充放电极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装配过程方便快捷、防短路效果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权,杨亮新,夏育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爱能仕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