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80993发布日期:2023-12-14 13:2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制作,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


背景技术:

1、电池极片辊压机构是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电池极片与电解质和隔膜材料等层进行辊压,使其厚度均匀,形成电池芯组件。现有的辊压机中主要是利用辊压机构的辊轮对电池极片进行挤压,从而将其制成电池芯组件的;随着多种电池型号与规格的逐渐出现,为了满足各种电池极片的产生需要,辊压机构的辊轮开始制作成能够进行辊轮间距调节,以方便让的辊压机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池极片生产过程中。

2、然而现有的辊压机构主要是通过气缸的伸缩或者电机驱动螺纹杆来控制辊轮的位置,从而实现对辊轮的间距调节,但无论是通过气缸的伸缩来进行辊轮的间距调节,还是通过电机驱动螺纹杆来进行辊轮的间距调节,都难以做到精准的传动调节。原因如下:气缸的伸缩主要是通过向缸体内输入压缩气体来实现气缸的伸缩控制的,然而实际对压缩空气的输入量的把控往往不精确,使得气缸对伸缩的精度受限;电机驱动螺纹杆来实现辊轮在螺纹杆上的位置变化,从而实现间距调节的,由于螺纹杆传动存在着“反向间隙”的问题,即当螺母向反方向移动时,需要先消除原有的反向距离才能开始正向运动,使得电机驱动螺纹杆时会出现延迟响应的情况,因此便会响应时间也受到延迟,导致辊轮在间距调节是难以得到及时的反馈。由于辊轮间距难以得到精准的控制,导致辊压出的电池极片可能会出现所压制极片的厚度与实际需求偏差较大的情况。

3、再者是现有的辊压机构中的压辊均是压辊两端与支撑架相连接,除此之外压辊并没有与机构中相接触,使得压辊在对极片进行挤压时,只有支撑架为其提供作用力,容易导致极片在挤压过程中出现压辊两端与中间受力不均的情况,使得辊压机构挤压出来的电池极片厚度不一致,从而减低了电池极片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辊轮间距进行精准调节、并且压辊对极片进行挤压时受力均匀的电池极片辊压机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烘干箱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连接通孔与升降孔,所述升降孔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孔内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端设置有锥齿轮,所述螺纹筒的外侧套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筒的底端转动设置有压辊。

3、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固定在升降孔内,所述螺纹杆与螺纹筒之间有螺纹传动,所述锥齿轮固定在螺纹筒的顶端,所述螺纹筒与固定筒之间由轴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与滑块二者之间相适配。

4、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筒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锥齿轮二者之间相适配。

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通孔之间设置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驱动辊设置在压辊的下方。

6、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筒上开设限位槽,所述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滚珠。

7、进一步,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二者之间相适配,所述压板设置在压辊的上方,所述滚珠与压辊相接触。

8、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辊压机构通过锥齿轮与螺纹筒旋转的方式来实现螺纹筒在上螺纹杆的上下移动代替螺纹杆转动来实现螺纹筒在上螺纹杆的上下移动,让螺母的运动更加平稳,以减少一些传动过程中的误差,从而提高位置控制的精度,另外该方式不仅消除了反向间隙对位置控制精度的影响,还能够实现间距的快速调整,从而让压辊与驱动辊的间距能够进行更加快速且精准的控制;再者是通过压板与滚珠上弹簧的弹力持续作用到压辊上,避免了压辊在对极片进行挤压过程中出现压辊两端与中间受力不均的情况,让该辊压机构所挤压而出的极片都能够保持同样的厚度,从而提高电池极片的成品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烘干箱与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连接通孔与升降孔,所述升降孔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孔内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端设置有锥齿轮,所述螺纹筒的外侧套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筒的底端转动设置有压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固定在升降孔内,所述螺纹杆与螺纹筒之间有螺纹传动,所述锥齿轮固定在螺纹筒的顶端,所述螺纹筒与固定筒之间由轴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与滑块二者之间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锥齿轮二者之间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之间设置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驱动辊设置在压辊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上开设限位槽,所述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滚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二者之间相适配,所述压板设置在压辊的上方,所述滚珠与压辊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升降孔,所述升降孔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孔内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端设置有锥齿轮,所述螺纹筒的外侧套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两端设置有滑块;该辊压机构通过锥齿轮与螺纹筒旋转的方式来实现螺纹筒在上螺纹杆的上下移动代替螺纹杆转动来实现螺纹筒在上螺纹杆的上下移动,让螺母的运动更加平稳,以减少一些传动过程中的误差,从而提高位置控制的精度,另外该方式不仅消除了反向间隙对位置控制精度的影响,还能够实现间距的快速调整,从而让压辊与驱动辊的间距能够进行更加快速且精准的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任亚春,姜冠华,刘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量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