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0461发布日期:2023-12-30 03:3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具体而言,涉及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


背景技术:

1、钕磁铁也称为钕铁硼磁铁,是由钕、铁、硼形成的四方晶系晶体,钕铁硼分为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两种,粘结钕铁硼各个方向都有磁性,耐腐蚀;而烧结钕铁硼因易腐蚀,表面需镀层,一般有镀锌、镍、环保锌、环保镍、镍铜镍、环保镍铜镍等。而烧结钕铁硼一般分轴向充磁与径向充磁,根据所需要的工作面来定,钕磁铁具有的特性,因此在制作钕磁铁产品时,大多采用模具,通过冷却凝固成型。

2、经检所,申请号为cn202122065925.2的一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塑料成型的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溶解箱、底座和液压机,溶解箱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溶解箱上方开设有进料口,底板上方设置有液压机,液压机上方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压板一侧转动连接在减震器之间,溶解箱底部开设有位于压板上方的出料口,由于现有的塑料模具成型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模具内添加塑料成品原料时需要较为不便,限位块通过上方弹簧杆回弹从定位槽内脱落后,将压板转动使一侧减震器底部滑块和限位块在滑槽内滑动,压板转动后一侧在另一侧减震器上支撑转动,使其溶解箱底部出料口将塑料原料装入模具容器内时更加便捷,提高了模具成品的生产效率。

3、上述技术方案,只是对原料流入模具内部加以改进,但模具仍然存在产品难以取出的问题,从而耽搁车间生产产品的效率,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环保塑料成型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中心处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注塑模块,所述注塑模块的顶部具有注塑腔室,所述下模具一侧滑动贯穿于控制杆,所述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于注塑模块的底部上,所述注塑模块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控制杆与卡槽相配合。

3、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限位槽上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下模具上还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交界处还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和圆柱槽相互配合。

4、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位于注塑模块的正上方开设有若干个冷却孔,所述上模具位于注塑模块的正上方固定贯穿设置有注塑管道,所述注塑管道的底部与注塑腔室相连通。

5、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位于滑槽的附近处开设有冷却腔室,所述冷却腔室还连通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滑动贯穿于下模具上,所述冷却管道固定贯穿于上模具上。

6、作为优选,所述注塑模块内的卡槽还开设有斜槽。

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上端具有把手,所述控制杆为金属材质,所述控制杆端部具有手柄,且所述手柄采用隔热材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叠合在一起,使限位槽叠合,通过固定杆穿插在限位槽内,实现了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固定,通过注塑管道将原材料充满在注塑腔室内,模具外部设置有冷却液存储箱以及水泵,将冷却液从冷却管道填入冷却腔室内部,对注塑腔室进行吸热冷却,在冷却液温度升高时,可通过水泵将模具内部的冷却液回收至冷却液存储箱内,再将低温的冷却液重新填充至模具内部,从而加快模具内部的产品成型,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10、2、在产品冷却后,打开上模具和下模具,如图中所展示,当控制杆卡入卡槽内部时,弹簧为压缩状态,从而取出控制杆时,弹簧恢复原位,注塑模块向上弹起,从而将产品弹出,为产品的取出提供了便利,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技术特征:

1.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3)中心处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上滑动连接有注塑模块(8),所述注塑模块(8)的顶部具有注塑腔室(801),所述下模具(3)一侧滑动贯穿于控制杆(6),所述滑槽(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14),每个所述弹簧(1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于注塑模块(8)的底部上,所述注塑模块(8)的侧壁开设有卡槽(12),所述控制杆(6)与卡槽(12)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3)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3)的限位槽上均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下模具(3)上还固定连接有圆柱(9),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3)的交界处还开设有圆柱槽(15),所述圆柱(9)和圆柱槽(15)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位于注塑模块(8)的正上方开设有若干个冷却孔(7),所述上模具(1)位于注塑模块(8)的正上方固定贯穿设置有注塑管道(4),所述注塑管道(4)的底部与注塑腔室(80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3)位于滑槽(13)的附近处开设有冷却腔室(10),所述冷却腔室(10)还连通设置有冷却管道(5),所述冷却管道(5)滑动贯穿于下模具(3)上,所述冷却管道(5)固定贯穿于上模具(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块(8)内的卡槽(12)还开设有斜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上端具有把手,所述控制杆(6)为金属材质,所述控制杆(6)端部具有手柄,且所述手柄采用隔热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钕铁硼永磁体异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中心处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注塑模块,所述注塑模块的顶部具有注塑腔室,所述下模具一侧滑动贯穿于控制杆,所述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于注塑模块的底部上,所述注塑模块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控制杆与卡槽相配合,本技术在产品冷却后,打开上模具和下模具,如图中所展示,当控制杆卡入卡槽内部时,弹簧为压缩状态,从而取出控制杆时,弹簧恢复原位,注塑模块向上弹起,从而将产品弹出,为产品的取出提供了便利,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波,王春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稀依诺威(山东)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