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6705发布日期:2023-11-30 05: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插座,通常会设置安全门来防止触电,安全门通常包括一个同时覆盖多个插孔的挡板,在插入插头时,挡板会被插头推动以暴露导电件,从而使导电件与插头接触,进而进行供电。然而,当其中一个插孔对应的挡板受力时,另一个插孔的导电件同样会随着挡板的移动而裸露,从而增加了触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座,包括:

2、支撑件,支撑件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

3、第一挡板,设置于凹槽内,第一挡板开设有第一开口;以及

4、第二挡板,设置于凹槽内,第二挡板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挡板部分覆盖第一开口以与第一挡板可动地相互套设;

5、其中,当插座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挡板覆盖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第二挡板覆盖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当插座处于接电状态时,第一接电孔通过第一开口裸露,第二接电孔通过第二开口裸露。

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座,通过设置互相套设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使得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在复位状态下均同时被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覆盖,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套设,使得单独推动第一挡板或者第二挡板时,都无法使第一接电孔或者第二接电孔裸露,只有同时推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才能使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同时裸露以进入接电状态,从而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

7、在一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设置于凹槽的第一侧壁与第一挡板之间,第二弹簧设置于凹槽的第二侧壁与第二挡板之间;第一弹簧用于驱使第一挡板保持在复位状态,第二弹簧用于驱使第二挡板保持在复位状态。

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板面向第一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槽与第一固定柱搭配以用于固定第一弹簧。

9、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挡板面向第二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槽,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柱搭配以用于固定第二弹簧。

1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口面向第二挡板一侧的孔壁包括第一斜面,第二开口面向第一挡板一侧的孔壁包括第二斜面;在复位状态下,第一斜面在凹槽底壁上的投影覆盖第一接电孔,第二斜面在凹槽底壁上的投影覆盖第二接电孔。

1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板包括第一覆盖部,第一覆盖部用于在复位状态下覆盖第二接电孔;第二挡板包括第二覆盖部,第二覆盖部用于在复位状态下覆盖第一接电孔,第二覆盖部在复位状态下被第一挡板覆盖。

12、在一实施例中,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轨和第二导向轨;第一挡板面向凹槽底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第一导向轨卡合,以用于引导第一挡板沿导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二挡板面向凹槽底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与第二导向轨卡合,以用于引导第二挡板沿导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13、在一实施例中,凹槽的底壁上还开设有第三接电孔、第四接电孔和第五接电孔,第三接电孔开设于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之间,在复位状态下,第三接电孔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裸露。

14、在一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第三挡板,第三挡板设置于凹槽中,用于在复位状态下覆盖第四接电孔以及第五接电孔。

15、在一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用于覆盖凹槽,下壳体用于容纳支撑件;上壳体上至少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在凹槽底壁上的投影覆盖第一接电孔,第二通孔在凹槽底壁上的投影覆盖第二接电孔。



技术特征: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凹槽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凹槽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挡板保持在所述复位状态,所述第二弹簧用于驱使所述第二挡板保持在所述复位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一固定柱搭配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面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柱搭配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面向所述第二挡板一侧的孔壁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开口面向所述第一挡板一侧的孔壁包括第二斜面;在所述复位状态下,所述第一斜面在所述凹槽底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接电孔,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凹槽底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接电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第一覆盖部,所述第一覆盖部用于在所述复位状态下覆盖所述第二接电孔;所述第二挡板包括第二覆盖部,所述第二覆盖部用于在所述复位状态下覆盖所述第一接电孔,所述第二覆盖部在所述复位状态下被所述第一挡板覆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导向轨和第二导向轨;所述第一挡板面向所述凹槽底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轨卡合,以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挡板沿所述第一导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挡板面向所述凹槽底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轨卡合,以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第二导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还开设有第三接电孔、第四接电孔和第五接电孔,所述第三接电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接电孔和所述第二接电孔之间,在所述复位状态下,所述第三接电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裸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设置于所述凹槽中,用于在所述复位状态下覆盖所述第四接电孔以及所述第五接电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用于覆盖所述凹槽,所述下壳体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所述上壳体上至少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凹槽底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接电孔,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凹槽底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接电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座,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第一挡板,设置于凹槽内,第一挡板开设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挡板,设置于凹槽内,第二挡板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挡板部分覆盖第一开口以与第一挡板可动地相互套设;其中,当插座处于复位状态时,第一挡板覆盖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第二挡板覆盖第一接电孔和第二接电孔;当插座处于接电状态时,第一接电孔通过第一开口裸露,第二接电孔通过第二开口裸露。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套设,使得单独推动第一挡板或者第二挡板时,都无法使第一接电孔或者第二接电孔裸露,从而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