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4437发布日期:2023-12-30 01:4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安装,特别是涉及了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


背景技术:

1、电池是一个统称,而电芯、模组、电池包则是电池应用中的不同阶段,在电池包中,为了安全和有效的管理成百上千的单颗电芯,电芯并不是随意的放在动力电池的壳里面,而是按照模块和包有序的放置的,最小的单元就是电芯,一组电芯可以组成一个模组,而几个模组则可以组成一个包。

2、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8300057u)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中记载了:“本实用新型使用强度大于钢的材料做成壳体,将电池模组安装在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的凹槽内,壳体能有效包裹住电池本体,并且当电池在生命周期的末期发生膨胀时,高强度的壳体能承受住电池所产生的膨胀力,使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崩塌,提升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提出了:“现有电池模组一般通过钢带进行固定、钢带的结构强度有限、同时这种绑定结构不利于钢带内部电池模组的散热”的技术不足。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电池模组安装时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强度有限的钢带固定,效果一般,且不利于散热,同时在安装电池模组后还需要逐个手动调整其安装位置,较为不便,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方便对多个电池组进行安装的同时,在安装过程中便于将多个电池组统一对齐,从而无需逐个手动调整其安装位置,同时通过四个隔架的分隔,使得每两个电池组之间均产生间隔,从而配合排气扇和抽气扇便于散热,且在安装后固定效果较好,即使当电池组处于生命周期末期发生膨胀时,其固定效果均不受影响。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应用于电池模组的组装;

4、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座,所述安装座内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均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内侧的中心处固定有防脱柱,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的上端放置有多个电池组,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的上端还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且位于电池组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安装座内部的中心处还滑动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远离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的一端对称设置有螺钉,两个所述螺钉均位于安装座内部并与安装座螺纹固定。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均匀固定有四个隔架,所述电池组的数量设置为五个,每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均贴合设置有隔架,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的两端均固定有导柱。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壳体和第二限位壳体,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上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壳体,所述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上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壳体,所述第一限位壳体和第二限位壳体的两侧均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壳体和第二限位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销钉,多个所述销钉的下端分别位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内部并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固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座内侧且与四个隔架相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排气扇,所述第二滑座内侧且与四个隔架相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抽气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壳体内部的中心处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卡柱远离螺钉的一端位于定位槽内侧并与定位槽贴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架,所述第一限位壳体和第二限位壳体的上端贴合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靠近第一限位壳体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壳体之间设置有合页,所述固定框架通过合页与第一限位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均匀固定有多个压带,每个所述压带的下端均固定有多个压柱,所述压柱远离压带的一端与电池组贴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框架靠近第二限位壳体的一端且位于固定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c形连接座,所述c形连接座与固定框架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c形连接座通过转轴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所述c形连接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延伸至第二限位壳体内部并与第二限位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拉杆下端的外侧与c形连接座之间固定有弹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方便对多个电池组进行安装的同时,在安装过程中便于将多个电池组统一对齐,从而无需逐个手动调整其安装位置,同时通过四个隔架的分隔,使得每两个电池组之间均产生间隔,从而配合排气扇和抽气扇便于散热,且在安装后固定效果较好,即使当电池组处于生命周期末期发生膨胀时,其固定效果均不受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内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座(2),所述安装座(1)内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座(3),所述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均与安装座(1)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1)内侧的中心处固定有防脱柱(22),所述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之间的上端放置有多个电池组(14),所述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之间的上端还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且位于电池组(1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安装座(1)内部的中心处还滑动连接有卡柱(12),所述卡柱(12)远离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的一端对称设置有螺钉(13),两个所述螺钉(13)均位于安装座(1)内部并与安装座(1)螺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之间均匀固定有四个隔架(4),所述电池组(14)的数量设置为五个,每两个所述电池组(14)之间均贴合设置有隔架(4),所述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的两端均固定有导柱(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壳体(8)和第二限位壳体(9),所述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上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壳体(8),所述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上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壳体(9),所述第一限位壳体(8)和第二限位壳体(9)的两侧均与导柱(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壳体(8)和第二限位壳体(9)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销钉(10),多个所述销钉(10)的下端分别位于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内部并与第一滑座(2)和第二滑座(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2)内侧且与四个隔架(4)相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排气扇(5),所述第二滑座(3)内侧且与四个隔架(4)相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抽气扇(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壳体(8)内部的中心处还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卡柱(12)远离螺钉(13)的一端位于定位槽(11)内侧并与定位槽(11)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架(15),所述第一限位壳体(8)和第二限位壳体(9)的上端贴合设置有固定框架(15),所述固定框架(15)靠近第一限位壳体(8)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壳体(8)之间设置有合页(16),所述固定框架(15)通过合页(16)与第一限位壳体(8)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框架(15)的内侧均匀固定有多个压带(17),每个所述压带(17)的下端均固定有多个压柱(18),所述压柱(18)远离压带(17)的一端与电池组(14)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5)靠近第二限位壳体(9)的一端且位于固定框架(15)的两侧均设置有c形连接座(19),所述c形连接座(19)与固定框架(15)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c形连接座(19)通过转轴与固定框架(15)转动连接,所述c形连接座(19)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拉杆(20),所述拉杆(20)的上端延伸至第二限位壳体(9)内部并与第二限位壳体(9)滑动连接,所述拉杆(20)下端的外侧与c形连接座(19)之间固定有弹簧(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涉及电池模组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内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座,安装座内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座,安装座内侧的中心处固定有防脱柱,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的上端放置有多个电池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的上端还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上端且位于电池组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壳体,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方便对多个电池组进行安装的同时,在安装过程中便于将多个电池组统一对齐,通过四个隔架的分隔,配合排气扇和抽气扇便于散热,且在安装后固定效果较好,即使当电池组处于生命周期末期发生膨胀时,其固定效果均不受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安中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朝华鼎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