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9897发布日期:2023-12-14 08:2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放电仪,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


背景技术:

1、蓄电池放电仪是专门用于电力、电信、铁路、电池生产企业或其它行业对蓄电池组进行日常维护、容量检测以及检验直流电源带载能力而设计。

2、如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口”,其公告号为:cn203491404u,包括导线接入口和密封的导线连接腔体,导线连接腔体包括密封的两部分:发光显示区和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内设置抗氧化导电油;还包括led灯泡,所述led灯泡包括发光二极管部分和二极管引线部分,发光二极管部分设置于发光显示区内,二极管引线部分设置于连接区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抗氧化导电油的封闭连接,有效的避免了导线连接处的氧化问题,防止导线因为连接处的氧化而造成的信号连接不畅、脉冲压强不够等问题;利用led灯光提示导线连接的通断情况,使得检修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而现有的放电仪接线端口不具备防护结构,导致其使用时易脱落,影响连接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放电仪接线端口不具备防护结构,导致其使用时易脱落,影响连接安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片,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安装板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外表面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第二横杆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安装板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外表面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块。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板内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表面与第二滑块的内表面接触。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内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表面与第一滑块的内表面接触。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横杆外表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器本体的上表面。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表面中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壳。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横杆的外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表面嵌设有防尘网。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横杆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器本体的上表面。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横杆、保护罩、第一滑块、夹块、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安装板、第二螺杆、第二滑块、第一螺杆、第一安装板、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横杆的设置,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放电仪接线端口不具备防护结构,导致其使用时易脱落,影响连接安全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补光灯的设置,可增加光线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器本体(2),所述连接器本体(2)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片(3),所述连接器本体(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5)与第二横杆(21),所述第一横杆(5)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9),所述第一安装板(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安装板(19)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18),所述第一螺杆(18)外表面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6),所述第二横杆(21)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3),所述第二安装板(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安装板(13)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14),所述第二螺杆(14)外表面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3)内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16),所述第二限位杆(16)的外表面与第二滑块(15)的内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9)内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7),所述第一限位杆(17)的外表面与第一滑块(9)的内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21)外表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器本体(2)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2)上表面中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补光灯(11),所述补光灯(1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5)的外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8),所述散热孔(8)的内表面嵌设有防尘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5)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器本体(2)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电仪接线端口,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片,连接器本体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内腔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安装板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本技术通过第一横杆、保护罩、第一滑块、夹块、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安装板、第二螺杆、第二滑块、第一螺杆、第一安装板、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横杆的设置,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放电仪接线端口不具备防护结构,导致其使用时易脱落,影响连接安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李茂峡,侯可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青整汇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