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3042发布日期:2024-01-23 10:5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芯,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传统笔记本电脑的设计方案,在超级快充项目方案设计中,由于充电电流较大,充电时产生较大的热量,同时由于笔记本的内部分空间较为狭小,散热方式有限,过高的温度将导致在笔记本的电池在大电流条件下的持续充电时间显著缩短,从而无法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并且也希望笔记本电脑在不增大总体体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2、因此,如何在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解决大电流充电条件下电池的持续充电时间过短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装置,以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的同时,解决大电流充电条件下电池的持续充电时间过短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

4、外壳,具有一容置腔;

5、多个电芯,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

6、温度调节模块,设于所述电芯的至少一侧,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中设有相变储能材料;

7、其中,所述电池包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多个电芯沿所述第一方向排成至少两列,每列所述电芯之间并联设置;同一列所述电芯中,至少两个所述电芯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同一列所述电芯中的各所述电芯之间串联设置。

8、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上设有电极;

9、同一列多个所述电芯中,具有至少一个电芯簇和至少一个孤立电芯,一所述电芯簇由两相邻的所述电芯形成,所述电芯簇中的两所述电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各自的电极相对设置,所述孤立电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其电极朝向或远离相邻的一所述电芯簇的一侧。

10、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具有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11、每个所述电芯簇中,两个所述电芯的电极彼此正对设置;

12、或者是,每个所述电芯簇中,两个所述电芯的电极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列。

1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相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竖直部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14、所述竖直部包括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电芯簇中的两所述电芯的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孤立电芯的电极电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部包括相连接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水平部,所述固定端和自由端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16、所述固定端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自由端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17、相邻两列所述电芯中,对应的两所述电芯簇的两所述电芯的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或第四表面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

19、至少两个第一温度调节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列所述电芯夹于所述两个第一温度调节模块之间;

20、至少一个第二温度调节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模块位于由所述两个第一温度调节模块所夹设的两列所述电芯之间。

21、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列所述电芯中,所述电芯簇包括以各自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

22、相邻两列所述电芯具有相同的所述电芯的数量,且相邻两列所述电芯中的所述电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23、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模块包括多个,各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模块均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相邻两列电芯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电芯之间、两个所述第二电芯之间以及两个所述孤立电芯之间各夹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温度调节模块。

24、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

25、框体,呈镂空结构并具有至少三个镂空的收容区,每个所述收容区分别收容所述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孤立电芯;

26、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夹设于所述框体的两侧,并围合所述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孤立电芯;

27、其中,所述框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扣合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所述电路板;所述框体上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收容区分别位于所述框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收容区,所述收容槽内嵌设有所述固定结构。

29、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0、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将多个电芯以阵列排布的方式排成至少两列,每列电芯之间为并联关系,其中每列至少有两个串联设置的电芯,在有限空间内最大化地提高了电池包的总体容量及电压供应,提升了电池包整体的能量密度;并且,基于上述的电芯堆叠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本实用新型还将相变储能材料应用于温度调节模块中,改善了电池包的热管理,因此也就使得电芯在大电流充电条件下具有更长的持续充电时间,加快了电芯及电池包的充电速度,由此保证了电池包本身以及采用了该电池包的用电装置的服役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3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将至少三个电芯排成一列并使所述至少三个电芯之间串联设置,再将至少两列由串联设置得到的电芯并联,通过这种堆叠方式获得了连接方式高效紧凑的电芯组合;值得说明的是,具有上述堆叠方式的电芯组合,因采用了相变储能材料作为电池包内的温度调节模块而改善了电池包的热管理效果,解决了大电流充电条件下电池的持续充电时间过短的问题,并使得电池包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34、3、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将三个电芯串联成一列,再将两列电芯并联”的电芯堆叠方式的同时,将相变储能材料应用至电池包中,将这两种方案有机结合,以使得整个电池包的性能表现、热管理效果、服役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得到极大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上设有电极(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具有第三方向(z),所述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包括相连接的水平部(41)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41)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所述竖直部沿所述第三方向(z)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部(42)包括相连接的固定端(421)和自由端(422),其中所述固定端(421)连接所述水平部(41),所述固定端(421)和自由端(422)均沿所述第三方向(z)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电芯中,所述电芯簇(21)包括以各自电极(20)相对设置的第一电芯(211)和第二电芯(2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固定所述电路板(4);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装置,所述电池包包括:外壳,具有一容置腔;多个电芯,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中;温度调节模块,设于电芯的至少一侧,温度调节模块中设有相变储能材料;多个电芯排成至少两列,每列电芯之间并联设置;同一列电芯中,至少两个电芯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排列,同一列电芯中,各电芯之间串联设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包。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的同时,解决了大电流充电条件下电池的持续充电时间过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高涛,邱天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