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6925发布日期:2023-12-21 13:4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pogo pin电源连接器也不断提升其性能要求,将面临超薄高寿命的挑战,对电源连接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见的pogo pin电源连接器采用一体式胶芯,无法实现悬臂梁式活动结构,进而影响电源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而且一体式胶芯的厚度达到1.32mm,在高度较小的应用场景存在空间不足的缺点;另外,其工艺复杂高成本且有烧弹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能够实现高寿命、超薄、工艺成本低的优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上胶芯、下胶芯及接触弹片,其中:

3、接触弹片包括依次设置并一体成型的外接部、嵌入部、悬臂部及球形凸起,所述球形凸位于悬臂部的端部;所述嵌入部位于下胶芯的内部,并与下胶芯一体注塑成型;

4、上胶芯包括中空结构及端部通孔,所述上胶芯的边缘与下胶芯的边缘搭接后通过超声波熔接,使得所述悬臂部穿过上胶芯的中空结构,球形凸起从所述端部通孔露出。

5、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连接器超声熔接后的厚度不超过1.10mm。

6、进一步地,所述下胶芯的下表面相对于嵌入部的位置设有多个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深度小于下胶芯的厚度。

7、进一步地,所述上胶芯还包括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与端部通孔分别设置于中空结构的两侧,所述端部通孔的周围设有用于保护球形凸起的凸缘;所述下胶芯的上表面设有承接部,所述结合部与承接部搭接后通过超声波熔接。

8、进一步地,所述结合部的厚度小于上胶芯其他部位的厚度。

9、进一步地,所述结合部内设有多个凸筋,在结合部远离中空结构一侧设有一凸台;所述承接部内设有熔接凸筋的限位凹槽及熔接凸台的装配凹槽。

10、进一步地,将接触弹片的安装方向定义为纵向,与之垂直的方向定义为横向;所述装配凹槽沿纵向的宽度为l2,凸台的宽度为l1,l2>l1;所述限位凹槽在横向上的宽度为d2,凸筋的宽度为d1,d2>d1。

11、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凹槽内还设有多个凸棱,所述凸棱用于超声波熔接时将凸台和装配凹槽熔接。

12、优选地,所述凸筋的形状为棱柱或棱锥。

13、优选地,所述接触弹片的数量为3个。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两件式胶芯,接触弹片与下胶芯注塑成型(molding)后,再与上胶芯通过超声波熔接工艺组合成型,接触弹片采用悬臂梁结构,接触区采用拉伸冲压工艺形成球形凸起,两者完美结合,实现高寿命且全方位防刮;并且在满足使用寿命的基础上,降低上下胶芯的厚度,实现整体电源连接器的厚度不高于1.10mm,达到超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胶芯、下胶芯及接触弹片,其中:接触弹片包括依次设置并一体成型的外接部、嵌入部、悬臂部及球形凸起,所述球形凸位于悬臂部的端部;所述嵌入部位于下胶芯的内部,并与下胶芯注塑成型;上胶芯包括中空结构及端部通孔,所述上胶芯的边缘与下胶芯的边缘搭接后通过超声波熔接,使得所述悬臂部穿过上胶芯的中空结构,球形凸起从所述端部通孔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超声熔接后的厚度不超过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胶芯的下表面相对于嵌入部的位置设有多个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深度小于下胶芯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芯还包括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与端部通孔分别设置于中空结构的两侧,所述端部通孔的周围设有用于保护球形凸起的凸缘;所述下胶芯的上表面设有承接部,所述结合部与承接部搭接后通过超声波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的厚度小于上胶芯其他部位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内设有多个凸筋,在结合部远离中空结构一侧设有一凸台;所述承接部内设有熔接凸筋的限位凹槽及熔接凸台的装配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接触弹片的安装方向定义为纵向,与之垂直的方向定义为横向;所述装配凹槽沿纵向的宽度为l2,凸台的宽度为l1,l2>l1;所述限位凹槽在横向上的宽度为d2,凸筋的宽度为d1,d2>d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凹槽内还设有多个凸棱,所述凸棱用于超声波熔接时将凸台和装配凹槽熔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形状为棱柱或棱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片的数量为3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上胶芯、下胶芯及接触弹片,其中:接触弹片包括依次设置并一体成型的外接部、嵌入部、悬臂部及球形凸起,所述球形凸位于悬臂部的端部;所述嵌入部位于下胶芯的内部,并与下胶芯注塑成型;上胶芯包括中空结构及端部通孔,所述上胶芯的边缘与下胶芯的边缘搭接后通过超声波熔接,使得所述悬臂部穿过上胶芯的中空结构,球形凸起从所述端部通孔露出。接触弹片采用悬臂梁结构,接触区采用拉伸冲压工艺形成球形凸起,两者完美结合,实现高寿命且全方位防刮;并且在满足使用寿命的基础上,降低上下胶芯的厚度,实现整体电源连接器的厚度不高于1.10mm,达到超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星,彭敏,黄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