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7716发布日期:2023-12-30 02:4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池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的,具体涉及电池座。


背景技术:

1、电池座用于将电池的电能传输至电子设备的主板上,是电子设备的能量传输通道。现有的电池座一般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与电池、电路板电连接。然而,随着电池管理功能增强或应用环境的需要,对导电端子数量的要求增多,使得电池座的尺寸增大,从而增加了电池座对电子设备的空间占用,降低了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池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座的尺寸增大,增加了电池座对电子设备的空间占用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电池座,包括外壳以及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以及与所述固持部的一端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至少一部分设置有避让位,所述避让位将所述弹性部分离形成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凸出于所述通孔。

4、优选地,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弧形部和凸起部,所述第一弧形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所述固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避让位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所述避让位将所述凸起部分离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

5、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倾斜部、第二弧形部、第二倾斜部以及第三弧形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所述固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倾斜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弧形部的顶部设置有接触区。

6、优选地,所述第三弧形部自所述第二倾斜部向所述第一倾斜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

7、优选地,所述第三弧形远离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一端连接有预压部。

8、优选地,所述接触区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二弧形部上表面的接触凸包。

9、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导电端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所述通孔。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固持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内。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12、优选地,所述通孔和所述导电端子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通孔和至少两个所述导电端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凸出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通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通过外壳和导电端子的配合使用,导电端子用于与电池、电路板电连接,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和与固持部的一端连接的弹性部,弹性部的避让位将其分离形成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在不增加电池座的尺寸的情况下,有效地将导电端子与电池的接触部位由一变二,从而增加了导电端子的触点,减小电池座的电阻和产生热量,延长电池座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电池座的使用性能;由于无需增加电池座的尺寸,有效地减少电池座对电子设备的空间占用,提高对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外壳上设置有通孔,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均凸出于通孔,有效地提高电池座在密闭空间中的散热效果,同时,有效地增加导电端子的弹性效果,从而增加导电端子的按压次数,进而延长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以及增加了导电端子与电池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特征:

1.电池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以及导电端子(20),所述导电端子(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通孔(13),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固持部(21)以及与所述固持部(21)的一端连接的弹性部(22),所述弹性部(22)至少一部分设置有避让位(213),所述避让位(213)将所述弹性部(22)分离形成第一接触部(23)和第二接触部(24),所述第一接触部(23)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4)均凸出于所述通孔(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2)包括第一弧形部(211)和凸起部(212),所述第一弧形部(211)自所述固持部(21)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凸起部(212)与所述第一弧形部(211)远离所述固持部(21)的一端连接,所述避让位(213)设置于所述凸起部(212)上,所述避让位(213)将所述凸起部(212)分离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23)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3)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4)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倾斜部(25)、第二弧形部(26)、第二倾斜部(27)以及第三弧形部(28),所述第一倾斜部(25)与所述第一弧形部(211)远离所述固持部(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部(25)和所述第二倾斜部(27)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倾斜部(25)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27)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弧形部(26)的顶部设置有接触区(26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部(28)自所述第二倾斜部(27)向所述第一倾斜部(25)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远离所述第二倾斜部(27)的一端连接有预压部(29)。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261)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二弧形部(26)上表面的接触凸包(26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上,且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导电端子(20)的容置腔(14),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中的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14)连通的所述通孔(1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存在间隙(15),所述固持部(2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15)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中的一个设置有凸块(16),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凸块(16)对应的凹槽(17),所述凸块(16)设置于所述凹槽(17)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和所述导电端子(20)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通孔(13)和至少两个所述导电端子(2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23)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4)均凸出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通孔(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座,包括外壳以及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以及与所述固持部的一端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至少一部分设置有避让位,所述避让位将所述弹性部分离形成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凸出于所述通孔;在不增加电池座的尺寸的情况下,有效地将导电端子与电池的接触部位由一变二,从而增加了导电端子的触点,减小电池座的电阻和产生热量,延长电池座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电池座的使用性能;由于无需增加电池座的尺寸,有效地减少电池座对电子设备的空间占用,提高对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葛新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敏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