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7329发布日期:2024-01-23 10:3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型电池储能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储能装置是指将电能储存于电池中的设备,通过储存电能来实现对电能的有效管理,它可以用于多个领域,如电力储能、智能家居系统、电动汽车、微电网等。

2、电池储能装置由电池组和其他核心部件以及外壳体组成,主要作用是保护电池组和其他核心部件,以防止外界因素的侵入和损坏,同时还能起到防护、散热和美观等作用,但是现有的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在对电池组进行散热时,大多数没有防尘措施,致使电池组因灰尘影响使用,而具有防尘措施的装置,在对防尘结构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时操作复杂,较为费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在对电池组进行散热时,大多数没有防尘措施,致使电池组因灰尘影响使用,而具有防尘措施的装置,在对防尘结构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时操作复杂,较为费时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部设有电池组,所述外壳体内部另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外壳体内部另一端插接有防尘网框,所述防尘网框上方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护框,所述连接护框上方一端设有壳体盖,所述壳体盖内部一端螺合连接有螺钉,所述连接护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压支柱。

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外侧一端开设有t型卡槽,所述外壳体外侧另一端设有t型卡块,所述t型卡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外壳体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框一,所述外壳体外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框二,所述防撞框一内部一端螺合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壳体盖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t型卡块与所述t型卡槽相适配。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框一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内螺孔一,所述防撞框一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内螺孔二,所述内螺孔一、所述内螺孔二和所述贯穿孔皆与所述固定螺杆相适配。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内壳体另一端开设有限位二,所述限位槽一和所述限位二皆与所述防压支柱相适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盖侧面一端开设有抓槽,所述连接护框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螺钉相适配,所述螺钉贯穿所述壳体盖与所述连接护框螺合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另一端开设有散热口一,所述内壳体另一端开设有散热口二。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网框与所述插槽相适配,所述防压支柱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网框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螺杆和贯穿孔、内螺孔一以及内螺孔二的连关系,扭转固定螺杆使防撞框一与壳体盖固定连接,从而使电池组限位固定在内壳体内,需要对电池组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只需扭转并抽出固定螺杆,拿起壳体盖即可进行更换,操作时更加的简单快速,不会在拆卸方便耽误较多的时间,通过插槽内的防尘网框可有效的避免散热时灰尘通过散热口一和散热口二进入内壳体内,防止对电池组产生影响,且通过防尘网框、连接护框、壳体盖和螺钉之间的连接关系,将螺钉便可对防尘网框清洗以及更换,防止长期使用后灰尘堆积对影响散热效果,通过防压支柱的作用,防止外壳体因外力因素受到挤压或者碰撞对电池组造成损坏,通过t型卡槽和t型卡块的连接关系,以及t型卡块和把手的连接关系,将t型卡块插入t型卡槽内直至最上方,方便在需要搬运时,便可手握把手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不使用时取下t型卡块和把手,通过防撞框一和防撞框二可有效的防止整个装置受到碰撞以及挤压。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内部设有电池组(3),所述外壳体(1)内部另一端开设有插槽(4),所述外壳体(1)内部另一端插接有防尘网框(5),所述防尘网框(5)上方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护框(6),所述连接护框(6)上方一端设有壳体盖(7),所述壳体盖(7)内部一端螺合连接有螺钉(8),所述连接护框(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压支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外侧一端开设有t型卡槽(10),所述外壳体(1)外侧另一端设有t型卡块(11),所述t型卡块(11)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2),所述外壳体(1)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框一(13),所述外壳体(1)外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框二(14),所述防撞框一(13)内部一端螺合连接有固定螺杆(15),所述壳体盖(7)内部开设有贯穿孔(16),所述t型卡块(11)与所述t型卡槽(10)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框一(13)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内螺孔一(17),所述防撞框一(13)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内螺孔二(18),所述内螺孔一(17)、所述内螺孔二(18)和所述贯穿孔(16)皆与所述固定螺杆(15)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一(19),所述内壳体(2)另一端开设有限位二(20),所述限位槽一(19)和所述限位二(20)皆与所述防压支柱(9)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7)侧面一端开设有抓槽(21),所述连接护框(6)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孔(22),所述内螺纹孔(22)与所述螺钉(8)相适配,所述螺钉(8)贯穿所述壳体盖(7)与所述连接护框(6)螺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另一端开设有散热口一(23),所述内壳体(2)另一端开设有散热口二(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框(5)与所述插槽(4)相适配,所述防压支柱(9)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网框(5)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池储能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体,内壳体内部设有电池组,外壳体内部另一端开设有插槽,外壳体内部另一端插接有防尘网框,防尘网框上方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护框,连接护框上方一端设有壳体盖,壳体盖内部一端螺合连接有螺钉,连接护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压支柱。本技术通过固定螺杆和贯穿孔、内螺孔一以及内螺孔二的连关系,扭转固定螺杆使防撞框一与壳体盖固定连接,从而使电池组限位固定在内壳体内,需要对电池组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只需扭转并抽出固定螺杆,拿起壳体盖即可进行更换,操作时更加的简单快速,不会在拆卸方便耽误较多的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耿迺弟,王磊,王明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易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