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7228发布日期:2023-12-29 23:3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同轴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1、射频同轴电缆绝缘材料采用物理发泡聚乙烯隔离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即外导体,外导体(组织屏蔽层)采用铜带成型、焊接、扎纹;或是采用铝管结构;或是采用编织结构,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材料的护套包住。

2、原来的同轴电缆内导体放线装置是:把缠绕内导体的周转盘安装在龙门上,利用舞蹈轮的上下位置及传感器位置感应来控制龙门的放线旋转速度,当一盘内导体用完以后,必须要停下整条射频同轴电缆发泡生产线,才能够更换满盘的内导体,停机换盘将会导致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和停机再开机的时间浪费。本发明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将改善上面所说的问题,有利于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减少停机次数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改善上面所说的问题,有利于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减少停机次数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内导体传动组件和内导体连接组件;所述内导体传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对称设有导向轮一,所述底座上一侧设有导向轮二;所述内导体连接组件包括对称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远离导向轮二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支撑柱,所述底座上靠近转盘一侧设有铜线铝线冷焊机,靠近支撑柱一侧的支撑杆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铰接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插接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另一端设有u形板,所述u形板内对称设有导向轮三,所述滑杆外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与u形杆固定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分别缠绕设有内导体一和内导体二。

4、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侧面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向模。

5、进一步地,靠近支撑柱一侧的导向轮一上设有定位压轮。

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对应导向轮二设有凹槽。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对称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对称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三和定位压轮均尼龙材料。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利用铜线铝线冷焊机将在进行传递的内导体的末端和等待传递的内导体的首端进行连接,减少了整体的停机次数,从而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针对在不停左右变化的内导体方向上,也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具有一定张力调节的导向机构,使得内导体不会出现松弛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内导体传动组件和内导体连接组件;所述内导体传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对称设有导向轮一,所述底座上一侧设有导向轮二;所述内导体连接组件包括对称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远离导向轮二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支撑柱,所述底座上靠近转盘一侧设有铜线铝线冷焊机,靠近支撑柱一侧的支撑杆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铰接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插接设有滑杆,所述滑杆另一端设有u形板,所述u形板内对称设有导向轮三,所述滑杆外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与u形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分别缠绕设有内导体一和内导体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侧面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向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支撑柱一侧的导向轮一上设有定位压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对应导向轮二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对称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对称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导向轮三和定位压轮均尼龙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同轴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在线更换内导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内导体传动组件和内导体连接组件。本技术利用铜线铝线冷焊机将在进行传递的内导体的末端和等待传递的内导体的首端进行连接,减少了整体的停机次数,从而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针对在不停左右变化的内导体方向上,也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具有一定张力调节的导向机构,使得内导体不会出现松弛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平,谭存红,孙胜军,郭红彪,金舒婷,杨闻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