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7292发布日期:2024-02-22 20:5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锂电池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包括金属锂、锂合金和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通常是不可充电的,且内含金属态的锂。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目前市面上的蓄电池都不具备防护功能,容易导致蓄电池使用寿命短,因此亟需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

2、如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10092137u)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池芯,所述壳体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扣环,且壳体上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一扣环,两个所述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均为u型结构,且两个第一扣环分别与两个第二扣环卡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扣环的内部均安装有极盖,且两个第二扣环与极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环,两个所述第二扣环远离壳体的一端均连接有端盖,两个所述端盖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一扣环的内壁焊接,且两个端盖的中间位置处均贯穿有极柱,两个所述极柱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极盖连接。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而现有的锂电池不具备防护效果好的功能,导致直接暴露在外的蓄电池容易被磕碰和撞击,从而使其损坏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不具备防护效果好的功能,导致直接暴露在外的蓄电池容易被磕碰和撞击,从而使其损坏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内腔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本体,所述防护筒内腔的下端开设有阻尼槽,所述阻尼槽的内腔设置有阻尼盘,所述阻尼盘的顶部设置有内筒,所述蓄电池本体插接于内筒的内腔,所述阻尼盘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防护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阻尼盘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为橡胶材质。

4、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且内筒与散热片均为铝合金材质。

5、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提把,且提把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套。

6、优选的,所述防护筒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顶部设置有尼龙层,所述基底层的底部设置有树脂层。

7、优选的,所述防护筒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为对称设置。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护结构的设置,需要将蓄电池本体防护起来时,人们通过提把将密封盖提起,将蓄电池本体插入内筒的内腔,人们转动提把,提把带动密封盖转动,密封盖在螺纹槽的内腔螺旋向下,同时密封盖带动蓄电池本体向下运动,蓄电池本体向下按压内筒,内筒带动阻尼盘在阻尼槽的内腔向下运动,阻尼盘挤压弹簧使其发生形变,直至密封盖的底部与螺纹槽内腔的底部接触,使蓄电池本体置于内筒的内腔,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达到了防护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不具备防护效果好的功能,导致直接暴露在外的蓄电池容易被磕碰和撞击,从而使其损坏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高强度结构的设置,在基底层顶部设置的尼龙层使防护筒具备了防腐耐磨的性能,在基底层底部设置的树脂层使防护筒具备了防腐耐磨的性能,实现了高强度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1)内腔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12),所述螺纹槽(1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本体(5),所述防护筒(1)内腔的下端开设有阻尼槽(10),所述阻尼槽(10)的内腔设置有阻尼盘(7),所述阻尼盘(7)的顶部设置有内筒(6),所述蓄电池本体(5)插接于内筒(6)的内腔,所述阻尼盘(7)的底部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底部与防护筒(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盘(7)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9),且密封圈(9)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6)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11),且内筒(6)与散热片(11)均为铝合金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4)的顶部设置有提把(3),且提把(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1)包括基底层(101),所述基底层(101)的顶部设置有尼龙层(102),所述基底层(101)的底部设置有树脂层(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2),且支撑脚(2)为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内腔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本体,所述防护筒内腔的下端开设有阻尼槽,所述阻尼槽的内腔设置有阻尼盘,所述阻尼盘的顶部设置有内筒,所述蓄电池本体插接于内筒的内腔。本技术需要将蓄电池本体防护起来时,人们通过提把将密封盖提起,将蓄电池本体插入内筒的内腔,人们转动提把,提把带动密封盖转动,密封盖在螺纹槽的内腔螺旋向下,达到了防护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不具备防护效果好的功能,导致直接暴露在外的蓄电池容易被磕碰和撞击,从而使其损坏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劲鹿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