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8158发布日期:2024-01-06 23:1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灭弧罩,具体为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科技的高速发展,势必带来对电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而在电的使用上需要用到小型断路器,小型断路器在进行合闸和分闸过程中会产生电弧,众所周知,灭弧罩是让电弧与固体介质相接触,降低电弧温度,从而加速电弧熄灭的比较常用的装置。

2、现有的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小型断路器灭弧罩的灭弧栅片通过左右两侧的塑料绝缘板进行排列安装,使得在制造上制造成本提高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使用成本的提高,并且在使用上容易出现热量集中,对塑料成分要求特别高,以及现有的灭弧栅片表面是平面状,并无设置其他装置,容易使得负离子在灭弧栅片上长时间的逗留,久而久之会出现负离子集中,从而出现击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传统的小型断路器灭弧罩的灭弧栅片通过左右两侧的塑料绝缘板进行排列安装,使得在制造上制造成本提高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使用成本的提高,并且在使用上容易出现热量集中,对塑料成分要求特别高,以及现有的灭弧栅片表面是平面状,并无设置其他装置,容易使得负离子在灭弧栅片上长时间的逗留,久而久之会出现负离子集中,从而出现击穿的现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包括灭弧罩和灭弧栅片,所述灭弧罩由若干个灭弧栅片组成,所述灭弧栅片呈排列状设置,所述灭弧栅片前后两端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固定位,所述固定位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位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口,所述灭弧栅片上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爬电槽。

3、优选地,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口与固定块卡接。

4、优选地,所述灭弧栅片下方开设有避让口。

5、优选地,所述爬电槽采用凹凸形状的设计结构,所述爬电槽的槽高由下往上一层比一层低。

6、优选地,所述固定口与固定块适配,且所述固定口与固定块数量相等。

7、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前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

8、优选地,所述固定位的入口处开设有圆角。

9、有益效果

10、相比较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设置固定位使得能够将若干个灭弧栅片提供互相连接的位置,通过设置固定板,从而实现将若干灭弧栅片相互之间连接,以及通过固定块和固定块,从而实现将若干灭弧栅片连接后进行固定。

12、2.通过设置爬电槽,电弧通过爬电槽,在通过爬电槽凹凸以及设计由下往上一层比一层低,使增加爬电距离,从而达到电弧爬电能力减弱直到电弧消失的效果。

13、3.综合上述的设计无需通过在灭弧栅片左右两侧设置绝缘板来进行固定,降低了制造成本的同时还给消费者带来使用成本的降低,以及通过增加爬电槽,减少负离子在灭弧栅片上逗留的时间,降低负离子集中现象,从而有效防止电弧击穿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包括灭弧罩(1)和灭弧栅片(2),所述灭弧罩(1)由若干个灭弧栅片(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栅片(2)呈排列状设置,所述灭弧栅片(2)前后两端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固定位(5),所述固定位(5)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位(5)上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口(8),所述灭弧栅片(2)上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爬电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通过固定口(8)与固定块(6)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栅片(2)下方开设有避让口(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爬电槽(10)采用凹凸形状的设计结构,所述爬电槽(10)的槽高由下往上一层比一层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口(8)与固定块(6)适配,且所述固定口(8)与固定块(6)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前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位(5)的入口处开设有圆角(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灭弧罩,包括灭弧罩和灭弧栅片,所述灭弧罩由若干个灭弧栅片组成,所述灭弧栅片呈排列状设置,所述灭弧栅片前后两端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固定位,所述固定位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位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口,所述灭弧栅片上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爬电槽。综合上述的设计无需通过在灭弧栅片左右两侧设置绝缘板来进行固定,降低了制造成本的同时还给消费者带来使用成本的降低,以及通过增加爬电槽,减少负离子在灭弧栅片上逗留的时间,降低负离子集中现象,从而有效防止电弧击穿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琳,邱斗鹏,吕东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雁科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