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0475发布日期:2023-12-30 06:2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驱动电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1、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场景下要求分合闸之间的间隔时间尽可能小,以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尽可能多次分合闸,如铁路上机车自动过分相时,随着列车经过的频率越高,分合闸的次数也会越多。但电容充电的时间一定,机构动作的次数本身会受充电时间的限制。若想提高充电速度,就需要提高电源电压,电容的额定电压也会有所增大,对电容的体积和重量也就有相应的增加,不利于工程应用。且因为反向充电导致的电容极性改变,下次充电时充电时间还会因此延长。

2、因此亟需一种即不增加电源电压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驱动回路电路结构,利用电容的反向充电,提高电容储能速度,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的上方设置有磁阻型金属盘,所述金属盘连接有推杆,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晶闸管scr,所述线圈盘与晶闸管scr串联,所述晶闸管scr还串联有电容。

4、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圈盘分别为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

5、进一步的,所述晶闸管scr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scr1和scr2,所述scr1和scr2分别与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串联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合闸线圈并联有r1和k1。

7、进一步的,所述分闸线圈并联有r2和k2。

8、进一步的,打开k2关闭k1,电容正向充电,充电完成后需要合闸时,通过控制触发信号给晶闸管scr1触发,scr导通后,机构合闸。

9、进一步的,对合闸电容放电后电容被反向充电,极性改变,打开k1关闭k2,对电容反向补电,补电完成后,需要分闸通过控制触发信号给晶闸管scr2触发,scr2导通后,电容对分闸线圈放电,机构分闸。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即不增加电源电压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驱动回路电路结构,利用电容的反向充电,提高电容储能速度;在合闸的同时,使电容极性改变并反向充电,因斥力机构对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大部分电流会充回电容中,因此只需对电容充电回路做相应的改变,即可实现在合闸后对极性改变了的电容继续充电。如此一来,在合闸之后只需很短时间电容电压即可充到满足驱动机构动作的电压水平,即只需等待很短时间便可使电容进行下一次放电。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线圈盘(1),所述线圈盘(1)的上方设置有磁阻型金属盘(2),所述金属盘(2)连接有推杆(3),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晶闸管scr(4),所述线圈盘(1)与晶闸管scr(4)串联,所述晶闸管scr(4)还串联有电容(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圈盘分别为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scr(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scr1和scr2,所述scr1和scr2分别与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线圈并联有r1和k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线圈并联有r2和k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打开k2关闭k1,电容正向充电,充电完成后需要合闸时,通过控制触发信号给晶闸管scr1触发,scr导通后,机构合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对合闸电容放电后电容被反向充电,极性改变,打开k1关闭k2,对电容反向补电,补电完成后,需要分闸通过控制触发信号给scr2触发,scr2导通后,电容对分闸线圈放电,机构分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储能的快速开关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的上方设置有磁阻型金属盘,所述金属盘连接有推杆,所述线圈盘串联有晶闸管SCR,所述晶闸管串联有电容;通过改变驱动回路电路结构,利用电容的反向充电,提高电容储能速度:去掉续流二极管,在合闸的同时,使电容极性改变并反向充电,因斥力机构对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大部分电流会充回电容中,因此只需对电容充电回路做相应的改变,即可实现在合闸后对极性改变了的电容继续充电。如此一来,在合闸之后只需很短时间电容电压即可充到满足驱动机构动作的电压水平,即只需等待很短时间便可使电容进行下一次放电。

技术研发人员:任蔚,张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秦屿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