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5709发布日期:2024-03-13 20:33阅读:7来源:国知局
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闸刀开关,具体为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


背景技术:

1、刀开关又称闸刀开关或隔离开关,它是手控电器中最简单而使用又较广泛的一种低压电器;刀开关按照极数可以分为单极刀开关、双极刀开关和三极刀开关还有四极开关;按照转换方式可以分为单投式刀开关、双投式刀开关等,通常双投开关两端连接电源线,中部接线端子连接负载端,在现有的双投闸刀开关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2、现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435335y的一种双投闸刀开关,其包括有底座、外护罩及至少三组接线端,所述的接线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外护罩盖置在接线端上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接线端分别具有多组接线柱,所述的接线柱上均设有紧固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罩上位于各组接线端的上方均设有一方形通槽,该方形通槽贯穿外护罩;但现有的双投闸刀开关负载端多数呈凸出设计,在安装时会占据更多的位置,且负载接线端受壳体保护,无法直接进行接线,需要对壳体进行拆除后才能进行操作,接线步骤繁琐,该闸刀并未设置指示灯,接线后无法有效直观地判断线路是否带电,还需使用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3、所以我们提出了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双投闸刀负载端凸出外部,占据空间大,且负载端接线时需要拆卸防护壳体,操作繁琐,同时该双投闸刀并未设置指示灯,无法直观判断线路是否带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包括绝缘底座:

3、所述绝缘底座双端螺栓连接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设置有两组,所述绝缘底座前端两端分别开设有进线槽,且进线槽呈等距阵列分布;

4、所述绝缘底座中部上端连接有刀座,且刀座上端轴连接有刀片,所述刀片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手柄;

5、所述进线槽内部固定有接线端子,且刀座与进线槽中部设置有刀夹,且刀夹与绝缘底座螺栓连接。

6、优选的,所述刀夹下端延伸至接线端子内部,且刀夹下端与接线端子接触,并且刀夹与接线端子电气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体化结构设计的刀夹能够直接与接线端子进行连接,提高导通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中部安装有指示灯,所述防护外壳前后两端开设有第一螺栓孔,且第一螺栓孔下端贯穿至进线槽,并且第一螺栓孔设置于接线端子上方。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指示灯的设置,使用者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判断线路是否带电,也能够提高警惕减低触电概率,同时开设第一螺栓孔能够便于对接线端子与电源线的连接无需拆卸防护壳体。

10、优选的,所述指示灯对称设置于绝缘底座前后两侧,且指示灯上端套设有透明灯罩,并且透明灯罩顶端贯穿至防护外壳上端。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明灯罩的设置贯穿防护壳体外部,便于对指示灯进行保护,同时能够更加直观判断指示灯的亮灭情况。

12、优选的,所述绝缘底座左侧后端开设有第二接线槽,且绝缘底座两侧开设有第一接线槽,所述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内部设置有接线扣,且接线扣呈中空矩形结构设计,并且接线扣上端螺纹连接有端子螺栓。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的设置,能够便于对接线扣的安装,从而便于连接负载接线,同时因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均设置于绝缘底座内部,减小了该双投闸刀的体积,便于安装于更小的配电箱内部。

14、优选的,所述绝缘底座中部设置有导电片,且导电片与中部刀座下端螺栓连接,并且两侧刀座下端延伸至第一接线槽内部与接线扣接触,所述导电片延伸至第二接线槽内部,且导电片贯穿至接线扣内部,所述端子螺栓下端分别与导电片和两侧刀座下端接触,所述防护外壳上端开设有第二螺栓孔,且第二螺栓孔垂直设置于端子螺栓上方。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螺栓孔的开设便于在防护壳体安装后对端子螺栓进行旋转,提高使用便捷性,且两侧的刀座直接延伸至接线扣内部,使得负载接线的导通更加可靠,且两侧刀座采用的一体式结构设计能够直接与接线扣之间进行连接,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

17、1、通过将负载接线结构设置与方形绝缘底座内部,并不会形成凸出部分,降低了该双投闸刀的体积,也便于安装于更小的配电柜内部,同时电源接线和负载接线结构上端防护壳体觉开设有对应的螺栓孔,便于在防护壳体安装时对导线进行连接拆卸,使用更加方便,配合两组指示灯,能够在接线后更加直观准确地判断线路的带电情况,并且多组刀座和刀夹多采用一体化直通结构设计,能够更加直接的与对应位置的接线扣和接线端子进行导通连接,导通稳定且接线牢固能够可靠的对多组线路进行独立控制;

18、2、通过在下方绝缘底座两侧分别开设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两侧刀座直接延伸至第一接线槽内部与接线扣连接,使其与负载导线之间导通更加稳定,并于防护壳体上端与端子螺栓对应位置开设第二螺栓孔,便于壳体安装后对端子螺栓进行旋转,完成负载线缆的连接操作,使用更加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包括绝缘底座(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夹(7)下端延伸至接线端子(9)内部,且刀夹(7)下端与接线端子(9)接触,并且刀夹(7)与接线端子(9)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9)中部安装有指示灯(10),所述防护外壳(2)前后两端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2),且第一螺栓孔(12)下端贯穿至进线槽(3),并且第一螺栓孔(12)设置于接线端子(9)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10)对称设置于绝缘底座(1)前后两侧,且指示灯(10)上端套设有透明灯罩(11),并且透明灯罩(11)顶端贯穿至防护外壳(2)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1)左侧后端开设有第二接线槽(13),且绝缘底座(1)两侧开设有第一接线槽(8),所述第一接线槽(8)和第二接线槽(13)内部设置有接线扣(14),且接线扣(14)呈中空矩形结构设计,并且接线扣(14)上端螺纹连接有端子螺栓(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1)中部设置有导电片(15),且导电片(15)与中部刀座(4)下端螺栓连接,并且两侧刀座(4)下端延伸至第一接线槽(8)内部与接线扣(14)接触,所述导电片(15)延伸至第二接线槽(13)内部,且导电片(15)贯穿至接线扣(14)内部,所述端子螺栓(16)下端分别与导电片(15)和两侧刀座(4)下端接触,所述防护外壳(2)上端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7),且第二螺栓孔(17)垂直设置于端子螺栓(16)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包括绝缘底座,所述绝缘底座双端螺栓连接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设置有两组,所述绝缘底座前端两端分别开设有进线槽,且进线槽呈等距阵列分布,所述绝缘底座中部上端连接有刀座,且刀座上端轴连接有刀片。该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通过将负载接线结构设置与方形绝缘底座内部,并不会形成凸出部分,降低了该双投闸刀的体积,也便于安装于更小的配电柜内部,同时电源接线和负载接线结构上端防护壳体觉开设有对应的螺栓孔,便于在防护壳体安装时对导线进行连接拆卸,使用更加方便,配合两组指示灯,能够在接线后更加直观准确地判断线路的带电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平,王雅琪,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南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