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8660发布日期:2024-03-25 18:40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晶圆,尤其涉及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1、晶圆是指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所用的硅晶片,由于其形状为圆形,故称为晶圆,在硅晶片上可加工制作成各种电路元件结构,而成为有特定电性功能之ic产品,晶圆的原始材料是硅,而地壳表面有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硅。

2、现有的晶圆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外观进行检测,以便对不符合规格的产品进行筛除,但如果仅仅将不符合规格的产品进行分开容易弄混,为此需要对不符合规格的产品进行标记,不过通常情况下需要先将产品筛选过后再进行标记,不仅比较麻烦,同时也可能仍然会弄混。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的晶圆进行标记时比较麻烦且会弄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齿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衔接杆和第三齿轮,所述齿杆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衔接杆和第二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进行转动。

3、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衔接杆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轴承内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固定安装在衔接杆的外表面;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衔接杆安装在两个轴承的内轴上,让衔接杆能够稳定地在底座内转动,进而保证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保持稳定进行转动。

5、优选地,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轴承内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三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啮合;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能够在轴承的内轴上稳定进行转动,保证第三齿轮保持稳定进行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

7、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部滑动插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上表面与第三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板;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齿轮转动会带动齿板进行水平移动,齿板带动滑杆和推板同时进行水平移动,推板会将物料进行推动。

9、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置台,所述安置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以安置台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物料筒;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会卡在两个限位杆之间进行滑动,物料放在物料筒内进行储存,物料筒与安置台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半物料的厚度,保证每次仅让一个物料从物料筒下被挤出。

11、优选地,所述安置台的上表面放置有物料,所述安置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机,所述安装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齿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齿杆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摄像机对下方安置台上的物料进行拍摄,第一气缸启动会带动连接板和齿杆进行上下移动,齿杆移动会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印章,所述安装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摄像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安置台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电性连接;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启动控制印章向下移动对物料进行盖章,控制器接收物料的照片,对照片上的物料外观进行分析,并与控制器内预先输入的正确图像进行对比,筛选出外观不正确的物料,第二气缸启动会控制推杆将物料进行推动。

15、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6、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在对晶圆进行识别和标记时,物料置于安置台上方以及摄像机正下方,摄像机对物料进行拍摄,将电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物料的照片,对照片上的物料外观进行分析,并与控制器内预先输入的正确图像进行对比,筛选出外观不正确的物料,当物料不符合规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启动,第一气缸启动控制印章向下移动对物料进行盖章,做出标记,同时第一气缸启动会带动连接板和齿杆进行向下移动,齿杆移动会带动第一齿轮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齿板向左移动,齿板带动滑杆和推板同时进行移动,让推板将物料进行推动,进而对摄像机下方的物料进行更换,当物料符合规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启动,控制推杆将物料进行推动,同样能够对物料进行更换,达到了方便准确无误地对晶圆进行标记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齿杆(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衔接杆(5)和第三齿轮(6),所述齿杆(2)带动第一齿轮(3)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带动衔接杆(5)和第二齿轮(4)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4)带动第三齿轮(6)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11),所述衔接杆(5)固定安装在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轴承(11)内轴上,所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均固定安装在衔接杆(5)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轴承(11)内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2),所述第三齿轮(6)固定安装在转动杆(12)的外表面,所述第三齿轮(6)的外表面与第二齿轮(4)的外表面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滑动插接有齿板(13),所述齿板(13)的上表面与第三齿轮(6)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齿板(1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置台(16),所述安置台(1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7),两个所述限位杆(17)以安置台(16)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杆(1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物料筒(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台(16)的上表面放置有物料(19),所述安置台(1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台(110),所述安装台(1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机(111),所述安装台(1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112),所述第一气缸(112)的气杆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13),所述齿杆(2)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13)的下表面,所述齿杆(2)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3)的外表面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12)的气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印章(114),所述安装台(1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5),所述摄像机(11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15)电性连接,所述安置台(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16),两个所述第二气缸(116)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117),所述控制器(115)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缸(112)和第二气缸(116)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晶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齿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衔接杆和第三齿轮。该晶圆外观识别标记装置,摄像机对物料进行拍摄,将电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物料的照片,进行分析,当物料不符合规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启动,第一气缸启动控制印章向下移动对物料进行盖章,做出标记,同时第一气缸启动会带动连接板和齿杆进行向下移动,齿杆移动会带动第一齿轮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齿板向左移动,齿板带动滑杆和推板同时进行移动,让推板将物料进行推动。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天物金佰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