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设备用天线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3993发布日期:2024-01-06 22:5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小型设备用天线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线收发,特别是一种小型设备用天线片。


背景技术:

1、在现代社会中,移动设备的普及程度不断扩大,而与之相应的无线数据通信和电池充电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其中,近场如通信(nfc)功能、无线充电已成为智能手机中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且无线充电并已超越了过去常见的有线充电方式。最近,无线充电技术以智能手机为中心开始商业化,并逐渐普及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移动设备上安装了收发模块,该模块可以进行信号和能量的收发,并使用线圈结构的天线。过去,通常采用缠绕铜材料导线的技术制作这种天线。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使天线结构更薄,开始采用在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等地形成铜薄膜的技术,通过化学蚀刻或激光蚀刻的方式去除铜薄膜,形成微细的天线图案。这种新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蚀刻铜薄膜技术,后者需要经过大量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工艺才能形成所需的图案。此外,一些人还指出蚀刻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3、因此,利用传统导线技术难以构造出薄型结构,现阶段,也有利用超声波将金属线圈嵌入热塑性或热可燃材料基板的制造方法,然而,在采用超声波法埋线的线圈中,调整不同直径的导线或改变埋线位置进而调整截线圈面积均存在很大难度,特别是在小型化的移动设备中难以实现多样化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将天线线圈并联和串联组合,在不改变天线截面的情况下,提供了高效的天线性能、紧凑的尺寸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上依次嵌设有构成同心结构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所述基板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天线的起始端接至第一端子,另一端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并嵌入基板表面;所述第三天线的起始端接至第一天线的终端,另一端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嵌入基板表面后接至第二端子,且第三天线最外圈与第一天线最内圈形成有让位空间a;所述第二天线的起始端接至第一端子,另一端在让位空间a内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并嵌入基板表面,第二天线的终端接至第二端子。

3、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匝数和匝间间隙不相等。

4、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为单线埋置的单导线或并联埋置的多导线,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的导线数量相同,第二天线的导线数量与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的导线数量相同或不同。

5、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导线数量为3-6条,所述导线的粗细相同。

6、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基板由热塑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通过超声波熔融或热熔融嵌入基板的表面。

7、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分别嵌入所述基板表面的深度为基板厚度的50%-80%。

8、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缓冲层和屏蔽层,所述缓冲层贴附于基板的表面并位于第一天线同侧,所述屏蔽层贴附于基板另一面。

9、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通过将天线线圈并联和串联组合,在不改变天线截面的基础下,实现了高效的天线效能与紧凑的体积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包括基板(100),其特征是,所述基板(100)的表面上依次嵌设有构成同心结构的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所述基板(100)具有第一端子(4)和第二端子(5),所述第一天线(1)的起始端接至第一端子(4),另一端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并嵌入基板(100)表面;所述第三天线(3)的起始端接至第一天线(1)的终端,另一端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嵌入基板(100)表面后接至第二端子(5),且第三天线(3)最外圈与第一天线(1)最内圈形成有让位空间a;所述第二天线(2)的起始端接至第一端子(4),另一端在让位空间a内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并嵌入基板(100)表面,第二天线(2)的终端接至第二端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的匝数和匝间间隙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为单线埋置的单导线(6)或并联埋置的多导线(6),第一天线(1)和第三天线(3)的导线(6)数量相同,第二天线(2)的导线(6)数量与第一天线(1)和第三天线(3)的导线(6)数量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的导线(6)数量为3-6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其特征是,所述基板(100)由热塑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通过超声波熔融或热熔融嵌入基板(100)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和第三天线(3)分别嵌入所述基板(100)表面的深度为基板(100)厚度的50%-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其特征是,还包括缓冲层和屏蔽层,所述缓冲层贴附于基板(100)的表面并位于第一天线(1)同侧,所述屏蔽层贴附于基板(100)另一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设备用天线片,包括基板,基板的表面上依次嵌设有构成同心结构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基板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天线的起始端接至第一端子,另一端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并嵌入基板表面;第三天线的起始端接至第一天线的终端,另一端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嵌入基板表面后接至第二端子,且第三天线最外圈与第一天线最内圈形成有让位空间A;第二天线的起始端接至第一端子,另一端在让位空间A内卷绕形成螺旋结构并嵌入基板表面,第二天线的终端接至第二端子。本技术所设计的小型设备用天线片,通过将天线线圈并联和串联组合,在不改变天线截面的基础下,实现了高效的天线效能与紧凑的体积尺寸。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诺钯特磁石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