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8918发布日期:2024-03-28 18: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


背景技术:

1、储能柜在使用过程中,内部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热量长时间滞留在储能柜中会对储能柜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现有的储能柜通常采用空调、风扇等散热装置在储能柜中产生冷风,以期冷风在储能柜的循环过程中作用于发热的装置,以带走热量并对储能柜进行降温,但是,实际冷风在储能柜体内的循环,并不能稳定的环绕柜体内的每个电池,使得电池上的热量不能稳定的被冷风带走置换,降低散热效果。

2、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旨在提高储能柜体的散热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包括:

3、储能柜体;

4、隔层结构,所述隔层结构包括多块层板与多根散热管,多块所述层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内,一个所述层板侧面设置由一根所述散热管,且所述散热管呈蛇形分布;以及

5、分管结构,所述分管结构包括多根进气管与多根出气管,多根所述进气管以及多根所述出气管均间隔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内壁,一根所述散热管的进口与一根所述进气管连接,且出口与一根所述出气管连接。

6、可选地,多根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的一侧内壁,多根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与设置有出气管的内壁为相对面。

7、可选地,所述分管结构还包括散热设备,所述散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的外表面,多根所述进气管以及多根所述出气管均伸出所述储能柜体,且与所述散热设备连接。

8、可选地,所述层板内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散热管设置于所述收纳槽内。

9、可选地,所述层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收纳槽。

10、可选地,所述散热管的进口连接有第一转接口,且与一根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散热管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转接口,且与一根所述出气管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接口均设置有折弯。

12、可选地,所述层板上设置有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收纳槽的开口处。

13、可选地,所述储能柜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流管,所述储能柜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第二导流管连通,所述导流板部分延伸,且伸入至所述第一导流管内。

14、可选地,设置有所述出气管的所述储能柜体内壁对应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冷却设备。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在每块层板上均放置有锂电池,在锂电池工作散发热量时,通过向进气管传输冷气,冷气随之进入到多根散热管内,使得散热管与层板上的锂电池进行热交换,实现对锂电池的散热降温,带有热量的气体流动至出气管内,且被排出,由于每块层板上均设置有散热管,且每块层板间隔设置于储能柜体内,使得锂电池上下均分布有散热管,在进气管与出气管的配合下实现对锂电池的环绕式包围,提高了对锂电池的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的一侧内壁,多根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与设置有出气管的内壁为相对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结构还包括散热设备,所述散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的外表面,多根所述进气管以及多根所述出气管均伸出所述储能柜体,且与所述散热设备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内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散热管设置于所述收纳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收纳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进口连接有第一转接口,且与一根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散热管的出口连接有第二转接口,且与一根所述出气管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接口均设置有折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上设置有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收纳槽的开口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柜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流管,所述储能柜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第二导流管连通,所述导流板部分延伸,且伸入至所述第一导流管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出气管的所述储能柜体内壁对应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冷却设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其中,应用于储能设备的环绕式散热风道,包括储能柜体、隔层结构与分管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在每块层板上均放置有锂电池,在锂电池工作散发热量时,通过向进气管传输冷气,冷气随之进入到多根散热管内,使得散热管与层板上的锂电池进行热交换,实现对锂电池的散热降温,带有热量的气体流动至出气管内,且被排出,由于每块层板上均设置有散热管,且每块层板间隔设置于储能柜体内,使得锂电池上下均分布有散热管,在进气管与出气管的配合下实现对锂电池的环绕式包围,提高了对锂电池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科,李杰,毛中生,王广,谢志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创巨湾(广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