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6083发布日期:2024-02-09 12:1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具体为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制作多极耳电池时,由于正负极多极耳,极耳需重合后才能继续下到工序;

2、但是现有的定位方式一般采用手工的方式对极耳进行手工定位,重合,此类操作,这样一来需要消耗大量人工,费事费劲,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用到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具备自动定位重合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至安装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贯穿至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垫。

3、优选的,所述安装壳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推动板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滑轨的内腔中。

4、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螺栓。

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腔中。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且第二安装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螺栓。

7、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8、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箱门,且箱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首先使用者将安装壳直接安装在卷绕机上,然后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将第一电动推杆启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推动推动板移动,通过推动板推动支撑柱移动,通过支撑柱推动壳体推动到指定位置,当电池下到流水线时,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将第二电动推杆启动,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推动滑动板移动,通过滑动板带动连接杆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板移动,通过移动板带动定位垫移动,通过定位垫在电池下来在流水线时可直接对极耳进行定位,通过定位垫使极耳重合,可直接进行下到工序的制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包括安装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9),所述推动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顶部贯穿至安装壳(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2),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1),所述滑动板(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贯穿至壳体(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8),所述推动板(9)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滑轨(8)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16),所述第一安装块(1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螺栓(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内腔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动板(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滑槽(14)的内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且第二安装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箱门,且箱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极耳预合焊装置,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至安装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本技术首先使用者将安装壳直接安装在卷绕机上,然后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将第一电动推杆启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推动推动板移动,通过推动板推动支撑柱移动,通过支撑柱推动壳体推动到指定位置,当电池下到流水线时,使用者通过外置控制器将第二电动推杆启动,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推动滑动板移动,通过滑动板带动连接杆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板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宗哲,张薪,张壮,张硕,高奇,刘迪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科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