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绝缘超微细线、线圈和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6112发布日期:2024-03-12 19:3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粘绝缘超微细线、线圈和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绝缘线,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粘绝缘超微细线,线圈和电气或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飞速进步和发展,与之息息相关的电子元器件也在繁荣发展,而电子元器件又涉及到超微细高耐热自粘漆包线。超微细高耐热自粘漆包线有着效率高,可承受较大的电流以及槽满率高、小型化、低电阻、高功率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磁性元器件。但随着电子科技创新发展,现有的普通漆包扁平铜线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特别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槽满率,以及制备具有自支撑结构的线圈上亟需开发新型的绝缘超微细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提高耐热等级,赋予线材特别是超微细线自粘功能,提高产品性能,并进一步赋予线材稳定性与安全性,提高线材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包括导体,在导体外依次设置的绝缘层和自粘层,其中绝缘层是介电常数不大于2.8的绝缘层;所述导体是导体微细线,导体微细线的厚度为0.020~0.100mm,宽度为0.150~1.00mm;沿着导体向外单侧方向,所述绝缘层厚度为3~20μm。

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绝缘超微细线首先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公知常识或现有技术对超微细线的常规理解。在本发明中,所述绝缘超微细线具体地是指具有垂直于超微细线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上任意两点的最大距离不超过2mm的绝缘导线,特别是,所述的超微细线是指垂直于超微细线长度方向的截面上任意两点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5mm的绝缘导线。

3、更具体地,当超微细线是圆线时,所述截面上任意两点的最大距离是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圆的直径;当超微细线是矩形或圆角矩形时,所述截面上任意两点的最大距离是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对角线的长度。

4、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层由聚酰亚胺绝缘漆、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或聚氨酯绝缘漆中的至少一种固化而成。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体截面为圆角矩形。优选地,圆角矩形其圆角内切圆半径(曲率半径)不小于1/4矩形短边边长。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自粘层选自热固性自粘层或热塑性自粘层。

7、所述自粘绝缘超微细线的最高耐热等级可满足240级。

8、本实用新型中,考虑到导体四周均涂敷了绝缘层和自粘层,故沿着导体向外单侧方向上的宽度为单边宽度,以下简称单边,绝缘层和自粘层的总厚度为单边7~17μm,所述绝缘层厚度为8~10μm,自粘层漆膜厚度为2~3μm。

9、需要指出,本实用新型中所指厚度为基于漆膜的平均厚度,因工艺和漆膜流平等因素影响,所述绝缘层存在±2μm漆膜厚度偏差,自粘层存在±1μm漆膜厚度偏差,整体漆膜包括绝缘层和自粘层复合层存在±3μm厚度偏差。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粘绝缘超微细线的制备方法。

11、其中,在金属导体表面通过涂覆的方式形成绝缘层。所述绝缘层通过涂覆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或以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为主要成分的漆并固化形成。

12、在绝缘层固化后,通过在绝缘层的表面进一步涂覆包聚酰胺或以聚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漆形成自粘层。

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线圈及由该线圈制成的电子设备。

14、本实用新型中自粘层有效降低线圈间的缝隙,解决了传统高耐热等级铜扁线绕线后间隙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有着更高耐热等级,最高耐热等级可满足240级,有效提升产品输出功率,还能保证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包括导体(1),在导体外依次设置的绝缘层(2)和自粘层(3),其中绝缘层(2)是介电常数不大于2.8的绝缘层;所述导体(1)是导体微细线,导体微细线的厚度为0.020~0.100mm,宽度为0.150~1.00mm;沿着导体向外单侧方向,所述绝缘层(2)厚度为3~2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由聚酰亚胺绝缘漆、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或聚氨酯绝缘漆中的至少一种固化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截面为圆角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矩形其圆角内切圆半径不小于1/4矩形短边边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3)选自热固性自粘层或热塑性自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绝缘超微细线的最高耐热等级可满足240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其特征在于,沿着导体向外单侧方向,自粘层(3)漆膜厚度为1~4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其特征在于,绝缘层(2)和自粘层(3)的总厚度为单边4~24μm。

9.一种线圈,其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构成。

10.一种电气或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粘绝缘超微细线,包括导体,在导体外依次设置的绝缘层和自粘层,其中绝缘层是介电常数不大于2.8的绝缘层;所述导体是导体微细线;沿着导体向外单侧方向,所述绝缘层厚度为3~20μm。本技术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通过设置自粘层有效降低线圈间的缝隙,解决了传统高耐热等级铜扁线绕线后间隙大的问题。本技术的自粘绝缘超微细线有着更高耐热等级,有效提升产品输出功率,还能保证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朱祚茂,朱悦嘉,赖勇,邝文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腾电业(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