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吹干托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0799发布日期:2024-01-16 11:0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线缆吹干托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线缆制作,尤其是涉及一种线缆吹干托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线缆是电缆、光缆的统称,激光打标技术是线缆制造中的关键技术,能够对线缆进行标识,具有标记不易磨损、不可更改、不产生有害气体的特性,不仅弥补了传统的油墨喷码易脱落、不环保的缺点,还能防止产品信息被篡改。

2、线缆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单丝拉制→单丝退火→绞制导体→绝缘挤出→水池冷却→高温烘干→激光打标。高温烘干工艺是对成型线缆表面的水分进行蒸发,待烘干完成后,再进行激光打标,最终投入使用。然而,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风机吹干线缆表面的水分,而过程中线缆是处于输送状态,如此烘干工艺会导致线缆表面有残余的水分,从而不便于后续在线缆表面进行激光打标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线缆吹干托线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线缆吹干托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包括干燥盒和盒安装座,所述干燥盒和所述盒安装座相连,所述干燥盒的内部贯穿设有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在所述干燥盒的一侧壁形成进线口,在所述干燥盒相对的另一侧壁形成出线口,线缆从所述过线通道中穿过,所述干燥盒的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过线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接通压缩空气源。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缆在经过高温烘干工艺(风机对线缆进行一次吹干)后输送至本申请线缆吹干托线装置,线缆从进线口进入,进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至过线通道内,线缆在经过过线通道时,压缩空气将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吹干(对线缆进行二次吹干),最后从出线口出来,两次吹干操作相结合,能够将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完全吹干,以方便后续在线缆表面进行激光打标操作。

5、可选的,所述过线通道的直径大于线缆的直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过线通道和线缆之间形成一定空间,使得压缩空气在过线通道内能够流通,从而更好地将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吹干;且,也能够减少线缆表面和过线通道内壁间的摩擦,起到保护线缆的作用。

7、可选的,所述干燥盒包括上盒和下盒,所述下盒和所述盒安装座相连,所述上盒和所述下盒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合页的铰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和所述上盒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下盒连接;所述上盒靠近所述下盒的一侧设有上通道,所述下盒靠近所述上盒的一侧设有下通道,所述上通道和所述下通道相对应而形成所述过线通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盒和下盒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形成干燥盒,干燥盒可进行打开操作,方便将线缆穿过过线通道,且,扭簧能够将上盒和下盒闭合,形成过线通道,令压缩空气在过线通道内流通,从而吹干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方便后续在线缆表面进行激光打标的操作。

9、可选的,所述上盒的顶壁、所述下盒的底壁均设有一所述进气口,所述上盒的顶壁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上通道连通,所述下盒的底壁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下通道连通,两个所述进气口均连接有一所述进气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进气管同时对过线通道输送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能够很好地在过线通道内流通,从而完全将线缆表面覆盖,实现对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的吹干操作。

11、可选的,所述干燥盒的侧壁在所述进线口处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为沿着线缆输送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结构,所述引线槽的直径大于所述过线通道的直径,且所述引线槽和所述过线通道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引线槽对线缆进入过线通道具有引导作用,也可减少线缆表面和干燥盒之间出现摩擦的情况。

13、可选的,所述进线口处、所述出线口处均嵌装有一陶瓷套,线缆从所述陶瓷套中穿过。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陶瓷套,能够减小线缆表面在进线口处和出线口处的摩擦,保护线缆表面免受磨损。

15、可选的,所述干燥盒在进线口的一侧及在出线口的一侧各设有一托线轮,所述托线轮位于线缆的下方,线缆从所述托线轮上经过,所述托线轮和所述干燥盒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臂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线轮能够对线缆在进线口处和出线口处进行承托,使得线缆在干燥盒附近始终保持水平输送状态,从而不与过线通道的内壁接触,一方面使得线缆表面免受磨损,另一方面令压缩空气完全将线缆表面包裹,从而吹干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

17、可选的,所述盒安装座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盒的底壁上的角钢,所述角钢远离所述下盒的一端设有连接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盒安装座方便将干燥盒稳定地安装在所需位置处。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1、线缆在经过高温烘干工艺(风机对线缆进行一次吹干)后输送至线缆吹干托线装置,线缆从进线口进入,进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至过线通道内,线缆在经过过线通道时,压缩空气将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吹干(对线缆进行二次吹干),最后从出线口出来,两次吹干操作相结合,能够将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完全吹干,以方便后续在线缆表面进行激光打标操作;

21、2、托线轮能够对线缆在进线口处和出线口处进行承托,使得线缆在干燥盒附近始终保持水平输送状态,从而不与过线通道的内壁接触,一方面使得线缆表面免受磨损,另一方面令压缩空气完全将线缆表面包裹,从而吹干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



技术特征:

1.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盒(1)和盒安装座(13),所述干燥盒(1)和所述盒安装座(13)相连,所述干燥盒(1)的内部贯穿设有过线通道(2),所述过线通道(2)在所述干燥盒(1)的一侧壁形成进线口(3),在所述干燥盒(1)相对的另一侧壁形成出线口(4),线缆从所述过线通道(2)中穿过,所述干燥盒(1)的侧壁设有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5)和所述过线通道(2)连通,所述进气口(5)上连接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接通压缩空气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通道(2)的直径大于线缆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盒(1)包括上盒(101)和下盒(102),所述下盒(102)和所述盒安装座(13)相连,所述上盒(101)和所述下盒(102)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合页的铰轴(7)上套设有扭簧(8),所述扭簧(8)的一端和所述上盒(101)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下盒(102)连接;所述上盒(101)靠近所述下盒(102)的一侧设有上通道,所述下盒(102)靠近所述上盒(101)的一侧设有下通道,所述上通道和所述下通道相对应而形成所述过线通道(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101)的顶壁、所述下盒(102)的底壁均设有一所述进气口(5),所述上盒(101)的顶壁的所述进气口(5)和所述上通道连通,所述下盒(102)的底壁的所述进气口(5)和所述下通道连通,两个所述进气口(5)均连接有一所述进气管(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盒(1)的侧壁在所述进线口(3)处设有引线槽(9),所述引线槽(9)为沿着线缆输送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结构,所述引线槽(9)的直径大于所述过线通道(2)的直径,且所述引线槽(9)和所述过线通道(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3)处、所述出线口(4)处均嵌装有一陶瓷套(10),线缆从所述陶瓷套(10)中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盒(1)在进线口(3)的一侧及在出线口(4)的一侧各设有一托线轮(11),所述托线轮(11)位于线缆的下方,线缆从所述托线轮(11)上经过,所述托线轮(11)和所述干燥盒(1)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臂(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安装座(13)为通过螺栓(132)固定在所述下盒(102)的底壁上的角钢(131),所述角钢(131)远离所述下盒(102)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31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缆吹干托线装置,应用在线缆制作技术领域,其包括干燥盒和盒安装座,所述干燥盒和所述盒安装座相连,所述干燥盒的内部贯穿设有过线通道,所述过线通道在所述干燥盒的一侧壁形成进线口,在所述干燥盒相对的另一侧壁形成出线口,线缆从所述过线通道中穿过,所述干燥盒的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过线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接通压缩空气源。本申请线缆在经过高温烘干工艺一次吹干后,再经过干燥盒中通过压缩空气进行二次吹干,将线缆表面残余的水分完全吹干,从而便于后续在线缆表面进行激光打标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韩仲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永波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