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0209发布日期:2024-03-13 20:4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源,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基于储能技术的备用电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以锂电池为储能方式。相比于其他储能方式,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自放电率低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备用电源领域。

2、目前,市面上的储能电源安装工序复杂,导致安装人员组装储能电源的时间较长,效率不高,而储能电源内部的走线多且杂乱,容易出现接线错误,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储能电源的安装效率。因而,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储能电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及电池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储能电源安装工序复杂,内部走线杂乱,导致储能电源的安装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包括电芯、电池箱体和护套组件,所述护套组件安装于电池箱体内,所述电芯安装于所述护套组件内;所述护套组件包括设置于电池箱体内部右侧的右护套,所述右护套的内侧设有一第一纵挡板和与之相互垂直的若干个第一横挡板,使所述第一纵挡板两侧分别形成若干个第一卡槽和若干个第二卡槽,多个所述电芯的一端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一卡槽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卡槽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右护套的外侧设有多个铜排座,多个所述铜排座分别固设于沿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周沿。

3、可选地,一个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电芯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一个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电芯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电芯的正极端与负极端在若干个第一卡槽或若干个第二卡槽内上下交替设置。

4、可选地,设于所述右护套顶端的第一安装槽安装有一负极输出铜排,所述负极输出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负极输出铜排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电池箱体;设于所述右护套顶端的第二安装槽安装有一正极输出铜排,所述正极输出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端连接,所述正极输出铜排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电池箱体。

5、可选地,还包括一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右护套底端的第一安装槽且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端连接,所述连接铜排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右护套底端的第二安装槽且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端连接。

6、可选地,所述铜排座设置有缺口,一导电铜排穿过所述缺口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的正极端和负极端。

7、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挡板的数量为奇数且至少为三个。

8、可选地,所述护套组件还包括护套上盖、护套下盖、左护套和边护套,两个所述边护套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护套下盖的前后两侧,所述护套上盖固定于所述边护套的顶部,所述左护套卡接于所述边护套的左侧,所述右护套卡接于所述边护套的右侧。

9、可选地,所述左护套的内侧设有一第二纵挡板和与之相互垂直的若干个第二横挡板,使所述第二纵挡板两侧分别形成若干个第三卡槽和若干个第四卡槽,多个所述电芯的另一端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中。

10、可选地,所述右护套的外侧设置有一防护盖体,所述防护盖体的边角处设置有卡接块,所述护套下盖和所述护套上盖分别设置有于所述卡接块相互配合卡接的卡接槽。

1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结构。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安装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沿所述第一纵挡板两侧并列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安装人员通过将若干个电芯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从而将电芯安装于所述护套组件内,能够有效简化安装工序,使电池模组的布局结构简洁,且所述右护套的外侧设置有多个铜排座,安装人员在多个铜排座之间进行布线连接,使布局走线能够严格控制,不会出现接线错误的情况,有效地提高电池模组的安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电池箱体和护套组件,所述护套组件安装于电池箱体内,所述电芯安装于所述护套组件内;所述护套组件包括设置于电池箱体内部右侧的右护套,所述右护套的内侧设有一第一纵挡板和与之相互垂直的若干个第一横挡板,使所述第一纵挡板两侧分别形成若干个第一卡槽和若干个第二卡槽,多个所述电芯的一端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一卡槽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卡槽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右护套的外侧设有多个铜排座,多个所述铜排座分别固设于沿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周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电芯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一个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电芯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电芯的正极端与负极端在若干个第一卡槽或若干个第二卡槽内上下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右护套顶端的第一安装槽安装有一负极输出铜排,所述负极输出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负极输出铜排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电池箱体;设于所述右护套顶端的第二安装槽安装有一正极输出铜排,所述正极输出铜排的一端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端连接,所述正极输出铜排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电池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右护套底端的第一安装槽且与所述电芯的正极端连接,所述连接铜排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右护套底端的第二安装槽且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座设置有缺口,一导电铜排穿过所述缺口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的正极端和负极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挡板的数量为奇数且至少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组件还包括护套上盖、护套下盖、左护套和边护套,两个所述边护套的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护套下盖的前后两侧,所述护套上盖固定于所述边护套的顶部,所述左护套卡接于所述边护套的左侧,所述右护套卡接于所述边护套的右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套的内侧设有一第二纵挡板和与之相互垂直的若干个第二横挡板,使所述第二纵挡板两侧分别形成若干个第三卡槽和若干个第四卡槽,多个所述电芯的另一端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护套的外侧设置有一防护盖体,所述防护盖体的边角处设置有卡接块,所述护套下盖和所述护套上盖分别设置有于所述卡接块相互配合卡接的卡接槽。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安装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储能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安装结构及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电池箱体和护套组件,所述护套组件安装于电池箱体内,所述电芯安装于所述护套组件内;所述护套组件包括设置于电池箱体内部右侧的右护套,所述右护套的内侧设有一第一纵挡板和与之相互垂直的若干个第一横挡板,使所述第一纵挡板两侧分别形成若干个第一卡槽和若干个第二卡槽,多个所述电芯的一端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一卡槽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卡槽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右护套的外侧设有多个铜排座,多个所述铜排座分别固设于沿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周沿。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成,秦东年,同建博,路耀岩,高建成,单辉,梁月宇,杨昌银,陈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昆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