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3538发布日期:2024-02-26 16:3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部排水路径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0、[背景技术]

1、电动工具包括由电力驱动的工具本体以及用作该工具本体的电源的电池包,该电池包构造成被可拆卸地安装到工具本体。该电池包包括形成外部盖的壳体以及安装在该壳体中的电芯结构。该电芯结构包括能够充放电的多个电池单元以及控制充电放电操作的控制板。电极连接片连接至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极,使得所述电池单元彼此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2、电动工具有时需要在户外使用,比如建筑工地。因此,诸如雨滴之类的水可能会溅在电池包上,使得壳体可能进水。当水进入到壳体中而使上述控制板或电极连接片浸入水中时,可能会意外地触发电连接,从而导致充入电池单元中的电被泄漏。现有技术中有些电池包具备排水结构,主要特征为电池包底部设置排水孔,但这样的结构没有对流入电池包的水进行路径的引导,不能保证水及时从排水孔流出而不浸泡到关键零部件。

3、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提供改进的电池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部排水路径的电池包,使得流入电池包的水能顺利沿着内部排水路径有效排出而避免接触关键零部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沿竖向相互拼合的上盖与下壳,所述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芯支架的内部的数个电芯以及设于所述电芯支架上方的控制板,所述电芯沿纵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位于所述上盖的避水结构及位于所述下壳的干湿分离结构,所述避水结构自所述上盖穿过所述控制板且延伸至所述电芯,所述干湿分离结构连通所述避水结构,以使进入所述上盖的液体避开所述控制板并由所述电芯的间隙向下流入所述下壳,所述干湿分离结构引导液体远离所述电芯的纵向两端。

3、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避水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盖的散热窗以及自所述散热窗朝向所述电芯延伸的遮挡部,所述散热窗连通电池包的内外部。

4、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遮挡部的截面积不小于所述散热窗的面积。

5、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避水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控制板上的避水孔,所述遮挡部穿过所述避水孔,且所述避水孔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遮挡部和所述散热窗的面积。

6、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避水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避水孔的下方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沿着所述电芯的外轮廓遮盖于所述电芯的上方,使得液体沿所述防护部与相邻的电芯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入所述下壳。

7、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干湿分离结构包括沿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横向延伸的波段部,所述波段部根据所述电芯的外轮廓提供对所述电芯进行支撑,所述波段部设有位于最低点且沿纵向延伸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纵向长度小于所述电芯的长度。

8、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干湿分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排水渠的纵向两端的湿区,所述湿区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排水渠的底面。

9、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干湿分离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湿区内的数个排水口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下壳的侧壁之间的挡筋,液体自所述排水口流出所述电池包。

10、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干湿分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波段部的横向两端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所述波段部的波谷设置。

11、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避水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横向上设于所述电池包的中部区域。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池包,由于避水结构和干湿分离结构的设置使得进入上盖的液体能够沿着预设的内部排水路径避开控制板和电芯的纵向两端,从而避免损坏关键零部件或引起电量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沿竖向相互拼合的上盖与下壳,所述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芯支架的内部的数个电芯以及设于所述电芯支架上方的控制板,所述电芯沿纵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位于所述上盖的避水结构及位于所述下壳的干湿分离结构,所述避水结构自所述上盖穿过所述控制板且延伸至所述电芯,所述干湿分离结构连通所述避水结构,以使进入所述上盖的液体避开所述控制板并由所述电芯的间隙向下流入所述下壳,所述干湿分离结构引导液体远离所述电芯的纵向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避水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盖的散热窗以及自所述散热窗朝向所述电芯延伸的遮挡部,所述散热窗连通电池包的内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截面积不小于所述散热窗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避水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控制板上的避水孔,所述遮挡部穿过所述避水孔,且所述避水孔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遮挡部和所述散热窗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避水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避水孔的下方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沿着所述电芯的外轮廓遮盖于所述电芯的上方,使得液体沿所述防护部与相邻的电芯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入所述下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分离结构包括沿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横向延伸的波段部,所述波段部根据所述电芯的外轮廓对所述电芯进行支撑,所述波段部设有位于最低点且沿纵向延伸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纵向长度小于所述电芯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分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排水渠的纵向两端的湿区,所述湿区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排水渠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分离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湿区内的数个排水口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下壳的侧壁之间的挡筋,液体自所述排水口流出所述电池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分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波段部的横向两端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所述波段部的波谷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避水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横向上设于所述电池包的中部区域。


技术总结
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电芯结构,壳体包括沿竖向相互拼合的上盖与下壳,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支架、安装于电芯支架的内部的数个电芯以及设于电芯支架上方的控制板,电芯沿纵向延伸且彼此平行设置;其中,电池包包括位于上盖的避水结构及位于下壳的干湿分离结构,避水结构自上盖穿过控制板且延伸至电芯,干湿分离结构连通避水结构,以使进入上盖的液体避开控制板并由电芯的间隙向下流入下壳,干湿分离结构引导液体远离电芯的纵向两端。由于避水结构和干湿分离结构的设置使得进入电池包上盖的液体能够沿着预设的内部排水路径避开控制板和电芯的纵向两端,从而避免损坏关键零部件或引起电量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黄星星,黄保明,汪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9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