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24273发布日期:2024-02-02 21:5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具体为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带动相关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大规模高度集成化电路已成为主流,并有着继续发展的趋势;对集成电路重要组成部分的功率电感器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集成电路大规模高度集成化的发展要求,发展具有大功率、小体积、高空间利用率的功率电感器尤为重要。传统电感器体积大,空间利用率低,无法实现高密度安装。

2、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电感器采用手工插接的方式实现安装,在电感器与电路板插接后容易出现晃动,从而导致电感器在焊接时出现倾斜,间接的影响电路板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电感器采用手工插接的方式实现安装,在电感器与电路板插接后容易出现晃动,从而导致电感器在焊接时出现倾斜,间接的影响电路板的生产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包括主壳,所述主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主壳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线圈,所述主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脚,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紧密贴合有凹槽,所述针脚的底部贯穿有电板,所述电板的内部设有孔洞。

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孔洞通过电板和针脚构成孔洞结构。

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针脚和孔洞构成限位结构。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弹簧和凹槽构成伸缩结构。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簧通过固定轴和第二连接块构成固定结构。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主壳和第二连接块构成固定结构。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板内部设有孔洞,孔洞和针脚紧密贴合,有利于对电感器的固定,通过滑块和针脚紧密贴合,滑块和孔洞紧密贴合,有利于电感器的限位,通过滑块和弹簧固定连接,滑块和凹槽紧密贴合,有利于滑块的伸缩工作。

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簧和固定轴固定连接,固定轴和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利于针脚的固定,通过第一连接块和主壳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和主壳固定连接,有利于电流的传感。



技术特征:

1.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包括主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所述主壳(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线圈(3),所述主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所述第二连接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脚(5),所述第二连接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6),所述固定轴(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侧紧密贴合有凹槽(8),所述针脚(5)的底部贯穿有电板(10),所述电板(10)的内部设有孔洞(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1)通过电板(10)和针脚(5)构成孔洞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通过针脚(5)和孔洞(11)构成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通过弹簧(9)和凹槽(8)构成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通过固定轴(6)和第二连接块(4)构成固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通过主壳(1)和第二连接块(4)构成固定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便于安装固定的电感器,包括主壳,所述主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主壳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线圈,所述主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脚,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紧密贴合有凹槽,所述针脚的底部贯穿有电板,所述电板的内部设有孔洞。改良后的电感器,滑块和孔洞紧密贴合,有利于电感器的限位,弹簧和固定轴固定连接,固定轴和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利于针脚的固定,通过第一连接块和主壳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和主壳固定连接,有利于电流的传感。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强,曹雪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雷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