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归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9681发布日期:2024-03-22 10:3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归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归正机构。


背景技术:

1、极片下料时模切机最后一道工序,是把卷料经由模切机裁切成合格的极片后,由传送带输送到料盒工位,然后由打料机构打入料盒中,极片在下料过程中,位置会发生移动,导致落下料盒中的极片参差不齐,目前最接近的方案是在极片四周增加四个归正板,用四个气缸间隔一定的时间推动归正板,使极片整齐落入料盒中;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模切机的效率越来越快,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以气缸做为动力的归正机构逐渐跟不上机器的下料速度,由于多张极片贴合在一起导致阻力增大,归正板推不动极片,反而会损坏极片的边缘,导致不良品增加,从而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归正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设置四个气缸,利用四个气缸间隔一定时间推动归正板,速度跟不上下料导致推不动极片出现的损坏极片边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归正机构,包括有框体、电极、主动归正组件、从动归正组件和联动组件;

3、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连接件;

4、所述主动归正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框体上,所述主动归正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偏心连接件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偏心连接件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中;

5、若干个所述从动归正组件均滑动安装于所述框体上;

6、多个联动组件所述各所述联动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连接,各所述联动组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从动归正组件连接。

7、可选地,还包括有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安装于所述框体上并用于对下落的极片进行吹气。

8、可选地,所述吹气组件包括有两根吹气管,两根所述吹气管分布于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侧边上。

9、可选地,两根所述吹气管分别分布于所述框体的两长边上。

10、可选地,各所述吹气管的出气孔朝向外侧设置。

11、可选地,各所述从动归正组件包括正对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的第一从动归正组件,位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两侧的第二从动归正组件;

12、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一个第一连杆组件和两个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和所述第一从动归正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和所述第二从动归正组件之间。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有第一转动臂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设置与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归正组件连接;

14、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有第二转动臂、第二连杆和第三转动臂,所述第二转动臂和所述第三转动臂均转动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臂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归正组件连接。

15、可选地,所述主动归正组件、所述第一从动归正组件和所述第二从动归正组件均包括滑台和归正板,所述滑台与所述框体滑动连接,所述归正板设置于所述滑台的一侧。

16、可选地,所述第二从动归正组件还包括有两个传感器,两个所述传感器间隔分布于所述滑台上。

17、可选地,所述归正机构还包括有多根支撑件,各所述支撑件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框体的底面。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归正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联轴器,从而带动主动归正组件往复运动,设置的多个联动组件的一端均与主动归正组件连接,主动归正组件往复运动的时候带动各联动组件,且各联动组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从动归正组件连接,进而通过一个电机带动多个归正组件同时重复对极片进行拍打;与传统的单个气缸驱动归正组件间隔进行拍打相比,能够一次性对极片的多边进行归正,因此归正的速度能够跟上下料的速度,即,每次都能对一张极片的位置进行归正,避免由于速度跟不到需要对多片极片进行归正导致极片的边缘出现破损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安装于所述框体上并用于对下落的极片进行吹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包括有两根吹气管,两根所述吹气管分布于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侧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吹气管分别分布于所述框体的两长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吹气管的出气孔朝向外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从动归正组件包括正对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的第一从动归正组件,位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两侧的第二从动归正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有第一转动臂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设置与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归正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归正组件、所述第一从动归正组件和所述第二从动归正组件均包括滑台和归正板,所述滑台与所述框体滑动连接,所述归正板设置于所述滑台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归正组件还包括有两个传感器,两个所述传感器间隔分布于所述滑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归正机构还包括有多根支撑件,各所述支撑件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框体的底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归正机构,包括有框体、电极、主动归正组件、从动归正组件和联动组件;电机安装于框体上,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偏心连接件;主动归正组件滑动安装于框体上,主动归正组件上设置有与偏心连接件相适配的导向孔;若干个从动归正组件均滑动安装于框体上;多个联动组件各联动组件的一端均与主动归正组件连接,各联动组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从动归正组件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联轴器带动主动归正组件往复运动的时候带动各联动组件,进而通过一个电机带动多个归正组件同时重复对极片进行拍打;与传统的单个气缸驱动归正组件间隔进行拍打相比,能够一次性对极片的多边进行归正。

技术研发人员:温在东,汪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凯乐仕佳的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