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5853发布日期:2024-04-08 11:15阅读:9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光伏组件生产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高温层压工序,完成高温层压工序后,光伏组件的温度基本保持在100℃左右,100℃下的光伏组件的未完全凝固不易修边且容易因为光伏组件较软而导致光伏组件在流水线单元上进行传送时出现隐裂、变形等问题。因此,光伏组件在修边前必须进行冷却,冷却至40℃以下方可流转至下一工序。

2、现有的光伏组件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即让光伏组件在长度较长的流水线单元上一边进行传送一边进行自然冷却,同时还会在流水线单元的一侧设置风扇,由风扇产生的风力来辅助光伏组件冷却。但是,这种冷却方式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降温效率低,进而使得生产效率也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光伏组件冷却的方式花费时间较长,降温效率低,生产效率也随之降低。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包括:

3、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用于设置在首尾相邻的两条流水线单元之间,所述冷却箱的与两条流水线单元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光伏组件进出所述冷却箱的出入口;

4、缓存支架,所述缓存支架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所述缓存支架用于暂储光伏组件;

5、辅助传送单元,所述辅助传送单元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用于将来自上游的流水线单元的光伏组件传送至所述缓存支架,并将所述缓存支架上的光伏组件传送至下游的流水线单元;和

6、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上,用于冷却位于所述缓存支架上的光伏组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存支架包括驱动部、升降部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沿竖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层支撑框,所述升降部设置为能够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支撑架进行升降,每层所述支撑框能够在所述升降部的带动下升降至所述辅助传送单元处,以承接光伏组件或送出所述支撑框上承载的光伏组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的底部设置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用于检测放置在所述支撑框上的光伏组件的温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支撑柱、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的链轮和安装在所述链轮上的升降链条,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升降链条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传送单元包括设置在两根支撑柱之间的支撑台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传送带,所述支撑台台面的中心与所述支撑框的中心重合且所述支撑台的台面小于所述支撑框的框内面积;

11、其中,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所述流水线单元的传送方向一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存支架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驱动部启动或停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冷却装置还包括光感探头,所述光感探头设置于所述冷却箱的出入口的顶部或底部,所述光感探头设置为能够感应所述光伏组件的进出并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以控制所述驱动部启动或停止。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冷却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冷却箱外侧的控制面板,所述冷却单元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并由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挡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棉。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光伏组件在流水线单元的运输下进入冷却箱内,并在辅助传送单元的辅助下进入缓存支架内,当光伏组件进入冷却箱后,冷却单元启动将冷风送入至冷却箱内,在冷却箱的聚拢作用下,冷却单元产生的冷风能够集中对缓存支架上的光伏组件进行冷却,从而缩短冷却时间,加快冷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支架(3)包括驱动部(31)、升降部(32)以及支撑架(33),所述支撑架(33)内沿竖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多层支撑框(331),所述升降部(32)设置为能够在所述驱动部(3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支撑架(33)进行升降,每层所述支撑框(331)能够在所述升降部(32)的带动下升降至所述辅助传送单元(4)处,以承接光伏组件(9)或送出所述支撑框(331)上承载的光伏组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331)的底部设置有温度探头(8),所述温度探头(8)用于检测放置在所述支撑框(331)上的光伏组件(9)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32)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支撑柱(321)、安装在所述支撑柱(321)上的链轮(322)和安装在所述链轮(322)上的升降链条(323),所述支撑架(33)的两侧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升降链条(3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传送单元(4)包括设置在两根支撑柱(321)之间的支撑台(4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41)上传送带(42),所述支撑台(41)台面的中心与所述支撑框(331)的中心重合且所述支撑台(41)的台面小于所述支撑框(331)的框内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支架(3)还包括控制单元(34),所述控制单元(34)能够控制所述驱动部(31)启动或停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冷却装置还包括光感探头(13),所述光感探头(13)设置于所述冷却箱(1)的出入口(11)的顶部或底部,所述光感探头(13)设置为能够感应所述光伏组件(9)的进出并传递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34)以控制所述驱动部(31)启动或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冷却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冷却箱(1)外侧的控制面板(7),所述冷却单元与所述控制面板(7)连接,并由所述控制面板(7)控制挡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棉(12)。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用于设置在首尾相邻的两条流水线单元之间,所述冷却箱的与两条流水线单元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光伏组件进出所述冷却箱的出入口;缓存支架,所述缓存支架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所述缓存支架用于暂储光伏组件;辅助传送单元,所述辅助传送单元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用于将来自上游的流水线单元的光伏组件传送至所述缓存支架,并将所述缓存支架上的光伏组件传送至下游的流水线单元;和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上,用于冷却位于所述缓存支架上的光伏组件。本公开能够解决现有的光伏组件冷却的方式花费时间较长,降温效率低,生产效率也随之降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国,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日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