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隔离开关、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6620发布日期:2024-01-26 23:1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隔离开关、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供电系统,属于供电系统中的一种隔离开关,尤其是一种隔离开关的触桥组件。


背景技术:

1、隔离开关,常常被应用在配电系统之中,常见的隔离开关包括滑动式隔离开关以及隔离开关。以隔离开关为例,其采用的是利用动触组件发生旋转运动,实现与静触头的接触/分离,从而完成隔离开关的导通/分断。现有的隔离开关的动触组件结构如cn213400978u所示,公开了一种触头支架、开关单元和旋转开关,其包括动触头组,此处的动触头组是由两个导电弹片组成的,利用两个弹片叠放后在两端部位置产生一个缝隙,利用缝隙去夹持静触头,此种类型的动触头组为了保证导电弹片具备较好的形变能力(为了便于静触头的进入发生形变和静触头离开时回位,因此必须有较好的形变能力),每个导电弹片往往不会做的很厚,而导体的载流量与其载流面积息息相关,在其它尺寸受限的情况下导电弹片过薄其载流面积也相对较小。因此,现有的这种动触头其载流性能还不是很理想,难以满足用户对开关高性能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了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隔离开关以及供电系统,具有较好的载流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包括导电材质的第一触桥以及第二触桥,第一触桥位于第二触桥的上方;第一触桥与第二触桥均包括本体部以及位于本体部一端的端部,第一触桥与第二触桥的端部可供静触头进入;其中,两触桥的本体部之间设置设有导电块,导电块与两触桥的本体部相抵形成电性连接。

3、采用此种结构,由于在两触桥的本体部之间设有导电块,导电块与本体部为电性连接,这样触桥上的电流也可以通过在导电块中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此种机构增加了载流面积,即至少在本体部的某个局部截面上来看,载流面积包括两触桥的本体部截面积加上导电块在此处的截面积,因此提高了载流性能。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块的厚度大于第一触桥或/和第二触桥的厚度,且导电块的厚度不大于任一触桥厚度的7倍。

5、采用此种结构,导电块的厚度越大可以使得触桥组件的载流性能越好,而导电块的厚度控制在7倍触桥厚度以下(含7倍),可以保证在对触桥组件合理的空间要求下,使其拥有更高的载流性能。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桥的本体部和/或第二触桥的本体部与导电块为焊接固定或螺钉固定或铆接固定。

7、采用此种结构,可以提高触桥本体部与导电块之间的稳定性。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桥的本体部与第二触桥的本体部在一处位置上是连体的;第一触桥的本体部与第二触桥的本体部在其它侧为焊接固定或螺钉固定或铆接固定,或,第一触桥的本体部与第二触桥的本体部在其它侧与导电块为焊接固定或螺钉固定或铆接固定。

9、采用此种结构,有利于导电块与触桥本体的安装,提高两者之间的稳定性。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桥的本体部设有第一折弯部,第二触桥的本体部上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搭接在第二触桥上和/或搭接在导电块邻近第二触桥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折弯部搭接在第一触桥上和/或搭接在导电块邻近第一触桥的表面上。

11、采用此种结构,有利于两触桥本体与导电块之间的安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块由至少两片导电片堆叠而成;或,所述导电块为一体件。

13、采用此种结构,导电块采用一体件,其温升会较小,并且加工方便。采用此种结构至少两片导电片堆叠而成的导电片,虽然可能温升不如一体件结构,但胜在其加工方便,有利于形成多种厚度规格的导电块。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两触桥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触桥本体部之间的距离。

15、采用此种结构,两触桥端部在与静触头配合后产生形变力,有利于对静触头的夹持。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定位凸起和定位槽,定位凸起与定位槽其中一个设置在导电块上,另一个设置在任一触桥或两触桥上。

17、采用此种结构,便于导电块与触桥之间定位配合,有利于导电块与触桥之间的安装配合。

18、一种隔离开关,其包括操作单元层以及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开关单元层,开关单元层内设置有动触组件以及静触头,操作单元层用于控制开关单元层内的动触组件运动,以实现与静触头接通/分断;其中,所述动触组件包括上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

19、采用此种结构,由于在两触桥的本体部之间设有导电块,导电块与本体部为电性连接,这样触桥上的电流也可以通过在导电块中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此种机构增加了载流面积,使得此种的隔离开关拥有更高的载流性能。

20、一种供电系统,其包括直流源以及功率变换单元;其中,还包括上述的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用于控制直流源和功率变换单元的接通和分断。



技术特征:

1.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包括导电材质的第一触桥以及第二触桥,第一触桥位于第二触桥的上方;第一触桥与第二触桥均包括本体部以及位于本体部一端的端部,第一触桥与第二触桥的端部可供静触头进入;其特征在于:两触桥的本体部之间设置设有导电块,导电块与两触桥的本体部相抵形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的厚度大于第一触桥或/和第二触桥的厚度,且导电块的厚度不大于任一触桥厚度的7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桥的本体部和/或第二触桥的本体部与导电块为焊接固定或螺钉固定或铆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桥的本体部与第二触桥的本体部在一处位置上是连体的;第一触桥的本体部与第二触桥的本体部在其它侧为焊接固定或螺钉固定或铆接固定,或,第一触桥的本体部与第二触桥的本体部在其它侧与导电块为焊接固定或螺钉固定或铆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桥的本体部设有第一折弯部,第二触桥的本体部上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搭接在第二触桥上和/或搭接在导电块邻近第二触桥的表面上,所述第二折弯部搭接在第一触桥上和/或搭接在导电块邻近第一触桥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由至少两片导电片堆叠而成;或,所述导电块为一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其特征在于:两触桥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触桥本体部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凸起和定位槽,定位凸起与定位槽其中一个设置在导电块上,另一个设置在任一触桥或两触桥上。

9.一种隔离开关,其包括操作单元层以及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开关单元层,开关单元层内设置有动触组件以及静触头,操作单元层用于控制开关单元层内的动触组件运动,以实现与静触头接通/分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

10.一种供电系统,其包括直流源以及功率变换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用于控制直流源和功率变换单元的接通和分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载流性能好的触桥组件、隔离开关、供电系统,包括导电材质的第一触桥以及第二触桥,第一触桥位于第二触桥的上方;第一触桥与第二触桥均包括本体部以及位于本体部一端的端部,第一触桥与第二触桥的端部可供静触头进入;其中,两触桥的本体部之间设置设有导电块,导电块与两触桥的本体部相抵形成电性连接;本技术具载流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金显将,薛豪,葛世伟,张红伟,杨捷,计新华,何金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