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9026发布日期:2023-12-29 18:1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波天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1、馈源极化面是指天线馈源所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通常是指天线馈线的导线或激励点的极化朝向。在天线系统中,馈源极化面的方向对于天线的辐射模式和接收信号的极化匹配非常重要。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8160829u提供了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该方案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转动套筒转动,转动套筒带动天线馈源转动,从而使天线馈源极化面转动,进而使地球站天线工作于最佳极化匹配状态。

3、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的馈源极化面需要与信号的极化方向匹配,以获得最佳的信号传输效果。如果馈源极化面和信号极化方向不匹配,就会出现极化损失,但是该方案通过天线馈源带动极化面转动只能提供水平方向的转动,不能使装置对俯仰角度进行调节,无法始终处于最佳的角度,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它通过调节组件中的第一电机驱动,从而可以使活动杆对天线极化面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在山地、丘陵等区域时,提高通信质量,同时还可以改变天线的信号覆盖范围,从而使信号覆盖范围更加准确。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包括天线极化面和底座,所述天线极化面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馈源支撑杆,多个所述馈源支撑杆顶端均与天线馈源固定连接,所述天线极化面外端安装有调节组件,且天线极化面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部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旋转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所述底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多个所述滑块均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端与天线极化面外端转动连接,且活动杆底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转动块外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活动块和螺纹杆,所述活动块顶端与安装块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刻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

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与活动块螺纹连接,且螺纹杆贯穿活动块与转动块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端与转动块内壁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底端与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顶端与转动块底端固定连接。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1)本方案通过调节组件中的第一电机驱动,从而可以使活动杆对天线极化面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在山地、丘陵等区域时,提高通信质量,同时还可以改变天线的信号覆盖范围,从而使信号覆盖范围更加准确。

12、(2)本方案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则可以使转动块进行旋转,可以使天线适应不同的环境、提高通信质量、减少干扰以及增加多路传输,从而提高天线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使其处于最佳的匹配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包括天线极化面(1)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极化面(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馈源支撑杆(3),多个所述馈源支撑杆(3)顶端均与天线馈源(2)固定连接,所述天线极化面(1)外端安装有调节组件(4),且天线极化面(1)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7),所述转动块(7)内部安装有调节组件(4),所述底座(8)内部安装有旋转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7)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10),所述底座(8)内壁上开设有滑槽,多个所述滑块(10)均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活动杆(401),所述活动杆(401)顶端与天线极化面(1)外端转动连接,且活动杆(401)底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块(402),所述转动块(7)外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402)与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还包括活动块(403)和螺纹杆(404),所述活动块(403)顶端与安装块(40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403)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刻设有与螺纹杆(404)相匹配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4)与活动块(403)螺纹连接,且螺纹杆(404)贯穿活动块(403)与转动块(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0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05),所述第一电机(405)外端与转动块(7)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9)包括第二电机(901),所述第二电机(901)底端与底座(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9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02),所述连接杆(902)远离第二电机(9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9)还包括第二锥齿轮(904),所述第二锥齿轮(904)与第一锥齿轮(903)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904)顶端与转动块(7)底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属于微波天线技术领域,一种馈源极化面旋转装置,包括天线极化面和底座,天线极化面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馈源支撑杆,多个馈源支撑杆顶端均与天线馈源固定连接,天线极化面外端安装有调节组件,且天线极化面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内部安装有调节组件,底座内部安装有旋转组件,它通过调节组件中的第一电机驱动,从而可以使活动杆对天线极化面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在山地、丘陵等区域时,提高通信质量,同时还可以改变天线的信号覆盖范围,从而使信号覆盖范围更加准确,使其处于最佳的匹配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旭,冯彩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昱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