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5645发布日期:2024-03-05 12:0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1、现有电池组中,电池处热量需要及时散出,以避免电池发生热失控。但是,由于电池表面裹覆有绝缘膜,其导热性能较差,导致电池内部热量无法快速散出,致使电池内部升温剧烈,极易引发热失控。

2、因此,如何提升电池的散热效果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可以提升电池的散热效果,以提升电池组的结构性能与安全性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和换热组件,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两个电极组件和电芯,其中,两个所述电极组件自所述壳体的同侧引出、并间隔设置,所述换热组件的至少部分置于两个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设置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内表面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等于0.5mm;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绝缘漆层。

4、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采用的绝缘漆层的导热系数优于常规的绝缘膜,当将换热组件设置于两个电极组件之间,电芯内部的热量传递到壳体后,由于绝缘漆层具有更好的导热系数,所以绝缘漆层可以将壳体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外部环境,也可以通过壳体快速传递到换热组件,利用换热组件进行散热,以提升电池的散热效果,进而使得电池满足大倍率快充的需求,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和结构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换热组件,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两个电极组件和电芯,其中,两个所述电极组件自所述壳体的同侧引出、并间隔设置,所述换热组件的至少部分置于两个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设置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内表面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等于0.5mm;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绝缘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漆层还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件和盖板本体,所述壳体件具有开口,所述盖板本体扣合所述开口、以密封所述电芯;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盖板本体;所述绝缘漆层设于所述壳体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漆层还设于所述盖板本体,所述绝缘漆层位于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换热组件相对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数量为多个。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叠片式电芯。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漆层的厚度为40μm~300μm。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隔离板,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绝缘隔离板与所述壳体设置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内表面抵接。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泄压结构,所述泄压结构设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泄压结构与所述换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为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箱体,所述电池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泄压结构位于所述电池靠近所述箱体的底板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和换热组件,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两个电极组件和电芯,其中,两个所述电极组件自所述壳体的同侧引出、并间隔设置,所述换热组件的至少部分置于两个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设置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内表面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等于0.5mm;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绝缘漆层。该电池组可以提升电池的散热效果,以提升电池组的结构性能与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沛,王娟,颜廷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