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9263发布日期:2024-04-01 13:48阅读:9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目前,电池的防爆阀通常是在金属材质的电池壳体上形成薄弱结构,但是,电池壳体的厚度较厚或硬度较高,导致形成薄弱结构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且薄弱结构的厚度较薄,影响电池壳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3、电池壳体,电池壳体为金属件,电池壳体上设置有泄压通孔;

4、绝缘泄压结构,至少设于泄压通孔内,绝缘泄压结构的厚度与电池壳体的设置泄压通孔的壁体的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05且小于等于2.1。

5、本公开的电池,一方面,在电池壳体上形成通孔的工艺难度较低、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在电芯发生过热产生过热气体的情况下,过热气体可以通过压力将绝缘泄压结构冲破实现泄压,过热气体也可以通过热量将绝缘泄压结构熔化形成缺口实现泄压,避免电池发生爆炸。再一方面,即使绝缘泄压结构被冲破形成的碎片飞溅至其他电池,也不会导致短路不良的发生。又一方面,绝缘泄压结构的厚度与电池壳体的设置泄压通孔的壁体的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05且小于等于2.1,不仅保证电池壳体的整体强度;而且使得绝缘泄压结构不会占据电池壳体内部较大的空间,以保证电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也使得绝缘泄压结构与电芯之间的距离足够,以保证绝缘泄压结构不会由于电芯的热量而融化,以保证防爆效果。

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泄压结构的熔点大于等于150℃且小于等于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泄压结构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2gpa且小于等于6g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孔的开口面积与所述电池壳体设置所述绝缘泄压结构的一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01且小于等于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孔设置为环形通孔,所述绝缘泄压结构设置为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柱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绝缘泄压结构靠近所述极柱组件的边沿与所述极柱组件靠近所述绝缘泄压结构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k1,所述极柱组件靠近所述绝缘泄压结构的边沿与所述电池壳体的设置所述泄压通孔的壁体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k2,k1与k2的比值大于等于0.15且小于等于0.6。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泄压结构与所述电池壳体的至少部分为一体注塑成型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圆柱电池。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以及绝缘泄压结构;电池壳体为金属件,电池壳体上设置有泄压通孔;绝缘泄压结构至少设于泄压通孔内,绝缘泄压结构的厚度与电池壳体的设置泄压通孔的壁体的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05且小于等于2.1。该电池的电池壳体上形成通孔的工艺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绝缘泄压结构被冲破形成的碎片飞溅至其他电池,也不会导致短路不良的发生;不仅保证电池壳体的整体强度;而且使得绝缘泄压结构不会占据电池壳体内部较大的空间,以保证电池整体的空间利用率;也使得绝缘泄压结构与电芯之间的距离足够,以保证绝缘泄压结构不会由于电芯的热量而融化,以保证防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陆敬家,张璐璐,张章明,宋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