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1636发布日期:2024-03-13 20:4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聚合物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


背景技术:

1、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正负极之间锂离子不断的嵌入和脱出形成充放电过程的新型电池,常用的有软包电池和硬壳电池。

2、软包电池的聚合物电芯一般采用卷绕方式成型,无论是正卷、倒卷还是极耳在中间,卷芯正负极耳位置均为“左正右负”。实际在使用时,有些电芯需要极耳位置“左负右正”。针对这部分电芯,正卷和极耳在中间的电芯可以通过顶侧封时颠倒极耳位置来解决,但是对于倒卷的电芯,由于极耳偏向卷芯收尾的一侧,加上单坑设计,无法通过上述方法根本解决,有鉴于此,发明人进行了新的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其具有便于固定和更换极耳位置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负极集流体上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一端设置有正极空箔位和正极耳,正极空箔位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正极空箔位的末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端设置有负极空箔位和负极耳,负极空箔位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连接件,负极空箔位的末端设置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之间可相互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空箔位通过第一连接件设置有第一插接位和第二插接位,正极耳可自由插接于第一插接位或第二插接位。

4、进一步的,所述负极空箔位通过第三连接件设置有第三插接位和第四插接位,负极耳可自由插接于第三插接位或第四插接位。

5、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设置有与第一插接位、第二插接位、第三插接位、第四插接位的槽口卡接的固定件。

6、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m字形薄片状,且为绝缘件。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均设置有凸块、及与凸块配合连接的凹槽。

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正极集流体设置有正极空箔位和正极耳,正极空箔位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负极集流体设置有负极空箔位和负极耳,负极空箔位设置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之间可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正负极空箔位对齐,通过连接件将各自的空箔位分成两部分,相对应的极耳可以随意插接对应的位置,在封包的时候只需将相应位置的连接件相互连接固定,调整极耳插接的位置,即可实现正负极极耳“左负右正”和“左正右负”的随意转换,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包括正极集流体(1)和负极集流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1)上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11),负极集流体(2)上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21),正极集流体(1)和负极集流体(2)之间设置有隔离层(3),所述正极集流体(1)的一端设置有正极空箔位(4)和正极耳(41),正极空箔位(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2),正极空箔位(4)的末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3),所述负极集流体(2)的一端设置有负极空箔位(5)和负极耳(51),负极空箔位(5)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连接件(52),负极空箔位(5)的末端设置第四连接件(53),所述第一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43)、第三连接件(52)、第四连接件(53)之间可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空箔位(4)通过第一连接件(42)设置有第一插接位(44)和第二插接位(45),正极耳(41)可自由插接于第一插接位(44)或第二插接位(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空箔位(5)通过第三连接件(52)设置有第三插接位(54)和第四插接位(55),负极耳(51)可自由插接于第三插接位(54)或第四插接位(55),所述第一插接位(44)、第二插接位(45)分别与第三插接位(54)、第四插接位(55)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41)和负极耳(51)均设置有与第一插接位(44)、第二插接位(45)、第三插接位(54)、第四插接位(55)的槽口卡接的固定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6)为m字形薄片状,且为绝缘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43)、第三连接件(52)、第四连接件(53)均设置有凸块(421)、及与凸块(421)配合连接的凹槽(4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聚合物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整极耳位置的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结构,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及隔离层,正极集流体设置有正极空箔位和正极耳,正极空箔位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负极集流体设置有负极空箔位和负极耳,负极空箔位设置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之间可相互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正负极空箔位对齐,通过连接件将各自的空箔位分成两部分,相对应的极耳可以随意插接对应的位置,在封包的时候只需将相应位置的连接件相互连接固定,调整极耳插接的位置,即可实现正负极极耳“左负右正”和“左正右负”的随意转换,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锋,马运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聚和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