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绞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0770发布日期:2024-03-05 11:5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绞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绞线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轻型绞线。


背景技术:

1、为了提高电力输送的容量,需要对旧的电路进行改造。用于输送电力的绞线通常连接于杆塔之间,由于杆塔的制造及运输成本高,且安装速度慢,因此当前电路改造的方式主要为替换旧的电力输送绞线。杆塔的承重能力有限,因此电力输送绞线的重量不能过重,这也导致替换后绞线的电力输送容量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轻型绞线,能够在有限的重量内提高电力输送容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绞线,包括:支撑芯;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包覆于所述支撑芯的侧壁上;油脂层,涂覆于所述内衬层的侧壁上;导体层,所述导体层由多个导线构成并螺旋绞合于所述油脂层的侧壁上,所述导线端面贯穿设置有空腔。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体层的侧壁上。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径向截面呈梯形。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端面呈梯形,且所述空腔内壁与所述导线侧壁平行。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层至少设有两层,相邻所述导体层侧壁相互贴合。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锚,所述固定锚包括固定块和套管,所述套管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端部,所述支撑芯和内衬层位于所述套管内。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衬层与所述套管内壁之间设有护套,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内衬层上。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座与所述套管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侧壁上套设有导体管,所述导体管与所述导体层相抵,所述导体管端部设有凸起。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端部同时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导体管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轻型绞线,在导线上设置贯穿端面的空腔,能够达到减重的同时,也能够将减去的重量用来增大导体层外径,进而达到增大电力输送容量的目的。在支撑芯侧壁上包覆内衬层,能够保护支撑芯避免因风力等因素导致的损坏。在内衬层侧壁上涂覆油脂层,能够对支撑芯与导体层的碰撞起到缓冲的作用,也能够对导体层和支撑芯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体层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径向截面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端面呈梯形,且所述空腔内壁与所述导线侧壁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层至少设有两层,相邻所述导体层侧壁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锚,所述固定锚包括固定块和套管,所述套管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端部,所述支撑芯和内衬层位于所述套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与所述套管内壁之间设有护套,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内衬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座与所述套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侧壁上套设有导体管,所述导体管与所述导体层相抵,所述导体管端部设有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型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端部同时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导体管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型绞线,包括:支撑芯;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包覆于所述支撑芯的侧壁上;油脂层,涂覆于所述内衬层的侧壁上;导体层,所述导体层由多个导线构成并螺旋绞合于所述油脂层的侧壁上,所述导线端面贯穿设置有空腔。本技术一种轻型绞线,能够在有限的重量内提高电力输送容量。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辉,杨立军,黎汉林,孙乐雨,施鑫,候岩,崔佳宇,丁启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