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吸膜的平行板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9518发布日期:2024-04-01 13:57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吸膜的平行板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声电转换,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吸膜的平行板电容器。


背景技术:

1、随着ecm mic的发展,高灵敏度产品因其高灵敏度、高信噪比等优势获得市场更大的青睐。ecm mic内部存在一个由背极板,垫片和振动组件(振膜)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因为背极板上充有电荷,当膜片受到声压强的作用,膜片产生振动,从而改变了膜片与极板之间的距离,即改变了电容器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一个δl的变化,根据平行板电容公式c=εs/l和u=q/c可以推导出一个δl的变化,必然要产生一个δc的变化。又因背极板上的充电电荷总量又是固定不变的,δc的变换必然产生一个δu的变化。这样初步完成了一个由声信号(空气振动)到电信号(电压变化)的转换。通过以上两个公式可以得出,在δl(空气振动幅度,代表输入)相同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背极板上充电电荷量方式实现较大值的δu(电压变化,代表输出),也就是获得更高的灵敏度。

2、但是背极板上电荷量的提高,致使背极板对振动组件(振膜)的吸附力更大,吸膜时容易出现振膜贴合到背极板上,振膜无法自由振动,则无法将声音的空气振动有效的转换成电信号输出,造成了灵敏度低、信噪比低、高频曲线异常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吸膜的平行板电容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止吸膜的平行板电容器,包括背极板,所述背极板的表面安装有两个垫片,两个所述垫片之间安装有振膜,所述背极板靠近振膜一侧的外表面设有防吸膜机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吸膜机构包括背极板覆膜,所述背极板覆膜安装于背极板靠近振膜的一侧,且背极板覆膜的中心区域设有覆膜避空区。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通过去掉背极板中间覆膜区域,避开容易吸膜的区间无覆膜则无电荷、无吸附力,避免因振膜四周粘接到垫片上,中间悬空的设计使吸膜过程时,振膜中间吸合到背极板上,能很好地在提高背极板电荷总量提高单位面积电荷密度的情况下避免产品吸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吸膜的平行板电容器,包括背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极板(1)的表面安装有两个垫片(3),两个所述垫片(3)之间安装有振膜(2),所述背极板(1)靠近振膜(2)一侧的外表面设有防吸膜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吸膜的平行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吸膜机构包括背极板覆膜(4),所述背极板覆膜(4)安装于背极板(1)靠近振膜(2)的一侧,且背极板覆膜(4)的中心区域设有覆膜避空区(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吸膜的平行板电容器,包括背极板,所述背极板的表面安装有两个垫片,两个所述垫片之间安装有振膜,所述背极板靠近振膜一侧的外表面设有防吸膜机构。本技术通过去掉背极板中间覆膜区域,避开容易吸膜的区间无覆膜则无电荷、无吸附力,避免因振膜四周粘接到垫片上,中间悬空的设计使吸膜过程时,振膜中间吸合到背极板上,能很好地在提高背极板电荷总量提高单位面积电荷密度的情况下避免产品吸膜。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永,李文良,丰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民谷技术(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