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7730发布日期:2024-04-01 14:1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Type-c接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是一种type-c接口。


背景技术:

1、连接器是各种终端上不可或缺的装置,连接器是连接外部与终端内部的桥梁。随着电子终端的迅速发展,电子终端之间的传输速率与要求也愈来愈高,而现有的连接器如美国专利号us09762009b2,从该专利说明书内容得到如图1、2所示,其中插头连接器包括桨卡,位于桨卡前面的绝缘外壳2’,绝缘外壳2’上设有可供金属端子3’插入的插孔4’,金属端子3’上设有突起31’,在插孔4’的上下两面墙上设有通道1’,插座连接器上设有接触部分5’,当该插头连接器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由于突起31’与插座连接器的接触部分5’相互接触,使金属端子3’向上下两面墙的通道1’中进行避位,所以,这就导致绝缘外壳2’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增加制作通道1’这一工序,结构较为复杂,增加制作时间成本,由于通道1’的存在,金属端子3’在长时间往复回弹的幅度较大,容易产生较大的机械疲劳,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ype-c接口,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外壳上设置通道,导致结构较为复杂,增加制作工序和时间成本、降低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一种type-c接口,包括上导电组、中导电片、下导电组和绝缘壳体,所述上导电组包括若干个上端子,所述下导电组包括若干个下端子,所述上端子包括依次阶梯下降的上第一部位、上第二部位和上第三部位,所述绝缘壳体内部包括左通道、挡柱以及右通道,所述挡柱上设有若干个将所述左通道与所述右通道连通的主通道,将所述上端子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插入所述主通道中,使得所述上第三部位的上方在所述右通道中形成上避空位,通电时,所述上第三部位向所述上避空位方向移动实现避位。

5、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子和所述下端子结构相同、上下对称,所述下端子包括下第一部位、下第二部位和下第三部位。

6、进一步的,所述下第三部位的下方在所述右通道中形成下避空位。

7、进一步的,所述上第三部位上设有上前触突起,所述下第三部位上设有下前触突起,所述上前触突起和所述下前触突起之间在右通道中存在间隙。

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一侧设有电路板,所述上第一部位包括上后触突起和上抵挡部,所述左通道内设有与所述上抵挡部相适应的上挡槽。

9、进一步的,所述下第一部位包括下后触突起和下抵挡部,所述左通道内设有与所述下抵挡部的下挡槽。

10、进一步的,所述上第二部位的下端面设有两个向左下方倾斜的上倒角。

11、进一步的,所述下第二部位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向左上方倾斜的下倒角。

12、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的两侧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侧通道,所述中导电片包括弹性臂和横挡板,两个所述弹性臂与两个所述侧通道位置一一对应。

13、(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在右通道设置上避空位和下避空位,当插座电板(图中未显示)伸入右通道内与接口接触通电时,上第三部位向上避空位方向移动避位、下第三部位向下避空位方向移动避位,并同时与插座电板(图中未显示)接触并将其卡住、固定,实现电性连接,上第三部位和下第三部位在长时间使用时往复回弹幅度小,不容易产生机械疲劳,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减少后期插接时接触不良的隐患,提高整体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组装,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type-c接口,包括上导电组(1)、中导电片(2)、下导电组(3)和绝缘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组(1)包括若干个上端子(11),所述下导电组(3)包括若干个下端子(31),所述上端子(11)包括依次阶梯下降的上第一部位(12)、上第二部位(13)和上第三部位(14),所述绝缘壳体(4)内部包括左通道(41)、挡柱(42)以及右通道(43),所述挡柱(42)上设有若干个将所述左通道(41)与所述右通道(43)连通的主通道(44),将所述上端子(11)旋转90°插入所述主通道(44)中,使得所述上第三部位(14)的上方在所述右通道(43)中形成上避空位(431),通电时,所述上第三部位(14)向所述上避空位(431)方向移动实现避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11)和所述下端子(31)结构相同、上下对称,所述下端子(31)包括下第一部位(32)、下第二部位(33)和下第三部位(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第三部位(34)的下方在所述右通道(43)中形成下避空位(4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第三部位(14)上设有上前触突起(141),所述下第三部位(34)上设有下前触突起(341),所述上前触突起(141)和所述下前触突起(341)之间在右通道(43)中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4)一侧设有电路板(5),所述上第一部位(12)包括上后触突起(121)和上抵挡部(122),所述左通道(41)内设有与所述上抵挡部(122)相适应的上挡槽(4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第一部位(32)包括下后触突起(321)和下抵挡部(322),所述左通道(41)内设有与所述下抵挡部(322)的下挡槽(4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第二部位(13)的下端面设有两个向左下方倾斜的上倒角(1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第二部位(33)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向左上方倾斜的下倒角(3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type-c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4)的两侧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侧通道(45),所述中导电片(2)包括弹性臂(21)和横挡板(22),两个所述弹性臂(21)与两个所述侧通道(45)位置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Type‑c接口,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的电连接器的绝缘外壳上设置通道,导致结构较为复杂,增加制作工序和时间成本、降低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包括上导电组、中导电片、下导电组和绝缘壳体,上导电组包括若干个上端子,下导电组包括若干个下端子,在右通道设置上避空位和下避空位,当需要通电时,上第三部位向上避空位方向移动避位、下第三部位向下避空位方向移动避位,与插座电板接触、卡住使其固定,实现电性连接,上第三部位和下第三部位在长时间使用时往复回弹幅度小,不容易产生机械疲劳,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减少后期插接时接触不良的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李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佑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