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4607发布日期:2024-04-01 14:1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伏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系统可以直接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伏连接器是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设备,主要用于连接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各光伏电池组件,以实现电能的传输。光伏连接器都是通过将连接器中公金属管和母金属管的连接以连通各光伏电池组件中的电缆以传输电能,并通过公金属管的端头直接插入在母金属管的内壁中完成连接,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连接紧固度不高,在户外大风的作用下,或是在安装时,需要拖动电缆线将组件连接成光伏发电系统,所以有时候连接器内的公金属管和母金属管的连接处会受到比较大的拉力,容易造成公金属管和母金属管之间的连接松动,甚至相互脱离。母金属管和公金属管连接松动将会造成光伏组件内部发生高温、短路、火灾等安全事故,并导致光伏电池间的电路断开,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目前光伏接线器中母金属管与公金属管连接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强度较高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包括母金属管、公金属管、止退环、接触簧和塑胶壳体,母金属管外壁设置有第一凸起,母金属管内壁设置有第,公金属管外壁设置有第三凸起;止退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上翻起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止退环中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舌片结构,舌片结构的开口靠近第二抵接部;接触簧的端部与第二凸起相抵接;塑胶壳体内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相抵接。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与母金属管为一体成型;第三凸起与公金属管为一体成型。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至少设置有六个,且第一凸起沿母金属管外壁周向均匀分布;第三凸起至少设置有六个,第三凸起沿公金属管周向均匀分布。

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为环形槽。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止退环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向上翻起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使得该止退环在装配时与外侧的塑胶壳体内设置的凹槽两侧相抵接,以限制止退环在塑胶壳体内的位移,保证止退环受外作用力时在壳体内不会产生偏移;设置于止退环的中部向内凹陷的舌片结构,与装配于该止退环内部的母金属管和公金属管外壁处设置的凸起相配合,以固定母金属管和公金属管在止退环内的位置,保证安装后的母金属管和公金属管在止退环内受外力作用下两者的连接不会松动,也不会从止退环中脱落,提升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且公金属管和母金属管插接处还设置有接触簧,接触簧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公金属管和母金属管相抵,以提升两者的接触可靠性,进一步提高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包括母金属管(100)、公金属管(200)、止退环(300)、接触簧(400)和塑胶壳体(500),其特征在于:母金属管(100)外壁设置有第一凸起(101),母金属管(100)内壁设置有第二凸起(102),公金属管(200)外壁设置有第三凸起(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01)、第二凸起(102)和第三凸起(201)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01)和第二凸起(102)与母金属管(100)为一体成型;第三凸起(201)与公金属管(200)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01)至少设置有六个,且第一凸起(101)沿母金属管(100)外壁周向均匀分布;第三凸起(201)至少设置有六个,第三凸起(201)沿公金属管(200)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01)至少设置有六个,且第一凸起(101)沿母金属管(100)外壁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凸起(102)至少设置有三个,第二凸起沿母金属管(100)内壁周向均匀分布;第三凸起(201)设置有六个,第三凸起(201)沿公金属管(200)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01)设置为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01)设置为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01)设置为环形槽。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光伏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包括母金属管、公金属管、止退环、接触簧和塑胶壳体,母金属管外壁设置第一凸起,内壁设置第二凸起,公金属管外壁设置第三凸起;止退环两端分别设置向上翻起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中部设置向内凹陷的舌片结构;接触簧设置于母金属管内部;塑胶壳体内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相抵接,舌片结构与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相抵接,保证完成装配后的连接结构中的止退环、母金属管和公金属管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各结构件之间的连接不会松动,公金属管和母金属管的插接连接不会滑脱,使得该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装置的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较高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波,刘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兴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