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5999发布日期:2024-04-18 11:33阅读:9来源:国知局
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具体为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


背景技术:

1、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将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小的称为变电所。变电站大于变电所。变电所指的一般是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降压变电站;变电站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2、在变电站以及仪表仪器内使用的电缆,对电缆的各方面质量要求都很高,因为这些领域内安全性非常的重要,不容许有安全隐患存在,在这些领域内就应当使用一些具有绝缘性能、抗干扰性强、防静电的电缆,才能够更好的保障以及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包括若干控制线芯单元,所述控制线芯单元包括控制线芯和挤包在其外部的绝缘层,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的中心处设有相线芯和引流线,所述引流线设置在相线芯的外层,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环设在引流线的外圈,所述控制线芯单元之间还设有零线芯和接地线芯,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的外部设有导电布屏蔽层,所述导电布屏蔽层与控制线芯单元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导电布屏蔽层的外部设有第一防火层,所述第一防火层外部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部设有第二防火层,所述第二防火层的外部设有外护套。

4、所述导电布屏蔽层为带有金属镀层的聚酯纤维布制成的屏蔽层。

5、所述填充层为防火泥层填充层。

6、所述第一防火层为耐火云母带绕包层。

7、所述防水层为防水帆布绕包层。

8、所述第二防火层为玻璃丝层。

9、所述外护套为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的电缆采用非金属屏蔽层,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够屏蔽环境中磁场和信号对电缆的干扰,尤为适合用作变电站仪控电缆;结构中设有两层防火层,电缆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安全性高。



技术特征:

1.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控制线芯单元,所述控制线芯单元包括控制线芯(1)和挤包在其外部的绝缘层(2),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的中心处设有相线芯(11)和引流线(12),所述引流线(12)设置在相线芯(11)的外层,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环设在引流线(12)的外圈,所述控制线芯单元之间还设有零线芯(3)和接地线芯(4),所述控制线芯单元的外部设有导电布屏蔽层(5),所述导电布屏蔽层(5)与控制线芯单元之间设有填充层(6),所述导电布屏蔽层(5)的外部设有第一防火层(7),所述第一防火层(7)的外部设有防水层(8),所述防水层(8)的外部设有第二防火层(9),所述第二防火层(9)的外部设有外护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屏蔽层(5)为带有金属镀层的聚酯纤维布制成的屏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6)为防火泥层填充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层(7)为耐火云母带绕包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8)为防水帆布绕包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火层(9)为玻璃丝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0)为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变电站用非金属屏蔽抗磁场防静电仪控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控制线芯单元,控制线芯单元包括控制线芯和挤包在其外部的绝缘层,控制线芯单元的中心处设有相线芯和引流线,引流线设置在相线芯的外层,控制线芯单元之间还设有零线芯和接地线芯,导电布屏蔽层与控制线芯单元之间设有填充层,导电布屏蔽层的外部设有第一防火层,第一防火层外部设有防水层,防水层的外部设有第二防火层,第二防火层的外部设有外护套。本技术的电缆采用非金属屏蔽层,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够屏蔽环境中磁场和信号对电缆的干扰,尤为适合用作变电站仪控电缆;结构中设有两层防火层,电缆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巧云,戴永拓,戴光华,汪盛昌,圣大勇,吴春红,曹玉呈,李桃林,余荣,徐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赛德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