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1915发布日期:2024-04-30 17:02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


背景技术:

1、触头系统是低压开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电路中出现故障电流时,触头系统中的动、静触头迅速分开,从而分断电流。分断过程中,动、静触头之间存在电压,导致空气介质放电而产生电弧。电弧的高温可对触头附近的零部件形成烧损,因此需要设法使电弧快速地运动到灭弧室被灭弧栅片分割而借以缩短燃弧时间。

2、大规格的低压开关的触点除了主触点之外,通常还有一对弧触点。弧触点通常设计为先于主触点闭合,后于主触点分离,这样设计的作用是在开关分断短路电流的过程中使得电弧能够在弧触点上燃烧,从而避免对于主触点的烧蚀。然而,在触头打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个阶段,动、静弧触点之间的间距大于动、静主触点之间的间距,即动、静主触点之间的电场强度高于动、静弧触点之间的电场强度,此时电弧受电场影响容易回退至主触点之间,导致电弧不能被灭弧栅片分割,以及主触点被大量烧蚀,从而极大地影响开关的分断能力。

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能够防止电弧回退至动静主触点之间,防止动静主触点被电弧烧蚀,保证电弧能够被灭弧栅片有效分割,提高开关的分断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和灭弧室,所述的动触头包括动主触头片组和至少一个动弧触头,所述的灭弧室在朝向动触头的一侧设有一朝向动触头开口的窄缝,所述的动弧触头的一端探入该窄缝并在窄缝内运动,特点是: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还包括一绝缘隔板,当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时,所述的绝缘隔板在窄缝的开口处阻挡所述的动弧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和所述的灭弧室外部的连通。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主触头片组包括数个动主触头片,各个动主触头片分设在所述的动弧触头的两侧,并且和动弧触头在动触头转动轴线上并排布置;所述的绝缘隔板位于动弧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并且与所述的动弧触头在动触头转动轴线上处于同一径向平面内。

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静触头在靠近所述的动触头的一端形成有朝向所述的动触头开口的凹腔,当动触头和静触头闭合时,所述的绝缘隔板容设在该凹腔内。

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触头还包括动触头支架,所述的动主触头片组和动弧触头同轴地枢设在该动触头支架上;所述的各个动主触头片上均设有动主触点,所述的动弧触头上设有动弧触点,所述的动弧触点离动触头转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动主触点离动触头转动轴线的距离;所述的静触头上设有静主触点和静弧触点,所述的静主触点与所述的动主触点相对应地分设在所述的凹腔的两侧,所述的静弧触点与所述的动弧触点相对应地设置在凹腔的朝向灭弧室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的灭弧室的窄缝的底部。

6、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触头支架包括一对侧板以及连接一对侧板的底板,所述的一对侧板分设在所述的动主触头片组的两侧,所述的底板位于动主触头片组和动弧触头的面向静触头的一侧,所述的动主触点和动弧触点位于底板外。

7、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隔板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所述的绝缘隔板的在灭弧室的高度方向上的上端向所述的动弧触头延伸,而在灭弧室的高度方向上的下端则向所述的凹腔延伸,所述的绝缘隔板在电弧行进方向上的前端延伸至窄缝内。

8、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隔板与底板一体成型。

9、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隔板固定在所述的动弧触头上,所述的绝缘隔板的在灭弧室的高度方向上的下端向所述的凹腔延伸,所述的绝缘隔板在电弧行进方向上的前端延伸至窄缝内。

10、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了绝缘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动、静弧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被由灭弧室的灭弧栅片以及绝缘隔板组成的空间包围而停留在灭弧室中,不会退至动静主触点之间,保证了动静主触点不会被电弧烧蚀,也为电弧被灭弧栅片有效分割提供有利条件,提高了开关的分断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包括动触头(1)、静触头(2)和灭弧室(3),所述的动触头(1)包括动主触头片组(11)和至少一个动弧触头(12),所述的灭弧室(3)在朝向动触头(1)的一侧设有一朝向动触头(1)开口的窄缝(31),所述的动弧触头(12)的一端探入该窄缝(31)并在窄缝(31)内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还包括一绝缘隔板(4),当动触头(1)和静触头(2)分离时,所述的绝缘隔板(4)在窄缝(31)的开口(311)处阻挡所述的动弧触头(12)与静触头(2)之间产生的电弧和所述的灭弧室(3)外部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主触头片组(11)包括数个动主触头片,各个动主触头片分设在所述的动弧触头(12)的两侧,并且和动弧触头(12)在动触头转动轴线上并排布置;所述的绝缘隔板(4)位于动弧触头(12)和静触头(2)之间,并且与所述的动弧触头(12)在动触头转动轴线上处于同一径向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2)在靠近所述的动触头(1)的一端形成有朝向所述的动触头(1)开口的凹腔(20),当动触头(1)和静触头(2)闭合时,所述的绝缘隔板(4)容设在该凹腔(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1)还包括动触头支架(13),所述的动主触头片组(11)和动弧触头(12)同轴地枢设在该动触头支架(13)上;所述的各个动主触头片上均设有动主触点(111),所述的动弧触头(12)上设有动弧触点(121),所述的动弧触点(121)离动触头转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的动主触点(111)离动触头转动轴线的距离;所述的静触头(2)上设有静主触点(21)和静弧触点(22),所述的静主触点(21)与所述的动主触点(111)相对应地分设在所述的凹腔(20)的两侧,所述的静弧触点(22)与所述的动弧触点(121)相对应地设置在凹腔(20)的朝向灭弧室(3)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的灭弧室(3)的窄缝(3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支架(13)包括一对侧板(131)以及连接一对侧板(131)的底板(132),所述的一对侧板(131)分设在所述的动主触头片组(11)的两侧,所述的底板(132)位于动主触头片组(11)和动弧触头(12)的面向静触头(2)的一侧,所述的动主触点(111)和动弧触点(121)位于底板(132)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隔板(4)固定在所述的底板(132)上,所述的绝缘隔板(4)的在灭弧室(3)的高度方向上的上端向所述的动弧触头(12)延伸,而在灭弧室(3)的高度方向上的下端则向所述的凹腔(20)延伸,所述的绝缘隔板(4)在电弧行进方向上的前端延伸至窄缝(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隔板(4)与底板(132)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隔板(4)固定在所述的动弧触头(12)上,所述的绝缘隔板(4)的在灭弧室(3)的高度方向上的下端向所述的凹腔(20)延伸,所述的绝缘隔板(4)在电弧行进方向上的前端延伸至窄缝(31)内。


技术总结
一种开关的触头灭弧系统,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和灭弧室,所述的动触头包括动主触头片组和至少一个动弧触头,所述的灭弧室在朝向动触头的一侧设有窄缝,所述的动弧触头的一端探入该窄缝并在窄缝内运动,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还包括一绝缘隔板,当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时,所述的绝缘隔板在窄缝的开口处阻挡所述的动弧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和所述的灭弧室外部的连通。优点:动、静弧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被由灭弧室的灭弧栅片以及绝缘隔板组成的空间包围而停留在灭弧室中,不会退至动静主触点之间,电弧被灭弧栅片有效分割,保证了动静主触点不会被大量烧蚀,提高了开关的分断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谢心意,马俊贤,陶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技术研发日:20230922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