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6578发布日期:2024-04-23 11:1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空间技术发展迅速,对于卫星发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各型号卫星需实现的功能也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由于运载火箭技术的突破当今火箭有了更大的载荷量,货运飞船等空间执行机构也有了执行更多附加任务的能力,因此卫星尺寸及发射方式不再拘泥于以往一箭一星的发射方式,更多地引入了诸如一箭多星、货运飞船释放卫星、子母卫星释放、空间站卫星释放等多种手段。但是现有的卫星与载荷连接点只能提供足够的连接刚度和连接强度,而且一旦固定连接后拆卸分离十分复杂,不便于卫星与载荷的快速连接或分离,因此还需要一种卫星载荷连接装置通过模块化连接,以提高卫星载荷的连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组线缆端口,所述线缆端口为公口或母口,且线缆端口的尾端与壳体的尾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尾端还设置有可拆卸尾夹,电缆穿过可拆卸尾夹与壳体内的线缆端口连接,所述壳体的头部还套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一端与壳体头部两侧铰接、另一端与壳体中部两侧卡接,通过卡接点脱离使紧固件可围绕壳体头部旋转180°。

3、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与壳体中部连接的限位件、与壳体头部连接的旋转件和连接限位件与旋转件的支撑件,其中限位件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槽,对应的壳体两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扣合时限位件的两侧壁贴合壳体侧壁,同时限位件的顶面高出壳体的顶面,且限位件的顶面中部还设置有扣手槽。

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由左右两侧的支架组成,支架的整体成圆弧形,且顶端还设置有连接用的t型槽,支架的侧面开设有弧形槽,其中t型槽由竖直方向开槽与下端的弧形槽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尾夹包括套设在壳体尾部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后面通过螺栓与壳体尾部连接,且主体的顶面还设置有扣手槽,便于拨出或安装主体。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尾夹来固定与载荷的电缆便于与卫星连接,当卫星与载荷连接后再通过紧固件旋转使紧固件扣合在卫星上,防止载荷与卫星连接处松动,连接简单操作方便,同时拆卸也十分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组线缆端口,所述线缆端口为公口或母口,且线缆端口的尾端与壳体的尾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尾端还设置有可拆卸尾夹,电缆穿过可拆卸尾夹与壳体内的线缆端口连接,所述壳体的头部还套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一端与壳体头部两侧铰接、另一端与壳体中部两侧卡接,通过卡接点脱离使紧固件可围绕壳体头部旋转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与壳体中部连接的限位件、与壳体头部连接的旋转件和连接限位件与旋转件的支撑件,其中限位件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槽,对应的壳体两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扣合时限位件的两侧壁贴合壳体侧壁,同时限位件的顶面高出壳体的顶面,且限位件的顶面中部还设置有扣手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由左右两侧的支架组成,支架的整体成圆弧形,且顶端还设置有连接用的t型槽,支架的侧面开设有弧形槽,其中t型槽由竖直方向开槽与下端的弧形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尾夹包括套设在壳体尾部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后面通过螺栓与壳体尾部连接,且主体的顶面还设置有扣手槽,便于拨出或安装主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组线缆端口,所述线缆端口为公口或母口,且线缆端口的尾端与壳体的尾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尾端还设置有可拆卸尾夹,电缆穿过可拆卸尾夹与壳体内的线缆端口连接,所述壳体的头部还套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一端与壳体头部两侧铰接、另一端与壳体中部两侧卡接,通过卡接点脱离使紧固件可围绕壳体头部旋转180°。本技术的一种卫星荷载连接装置,通过可拆卸尾夹来固定与载荷的电缆便于与卫星连接,当卫星与载荷连接后再通过紧固件旋转使紧固件扣合在卫星上,防止载荷与卫星连接处松动,连接简单操作方便,同时拆卸也十分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张铮豪,李晨星,许美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光启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