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5226发布日期:2024-05-11 00:04阅读:7来源:国知局
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电池一般包括壳体和容纳在壳体内的电芯,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均伸入壳体内并分别与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连接,从而将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引出。由于需要两根导电柱分别做正极和负极,且需要将两根导电柱分别与正极和负极连接,增加了电池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包括金属壳体、电芯、导电柱以及抵压件,所述电芯容纳在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导电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极耳导电连接,所述导电柱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极耳具有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极耳凸出部,所述抵压件容纳在所述金属壳体内并用于将所述极耳凸出部抵压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上,以使所述极耳凸出部与所述金属壳体导电接触。

3、可选地,所述抵压件具有弹性,所述金属壳体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金属壳体内部凹陷的凹部,至少部分所述极耳凸出部夹持在所述抵压件与所述凹部之间。

4、可选地,所述凹部形成为沿所述金属壳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凹部。

5、可选地,所述凹部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抵压件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尺寸。

6、可选地,所述凹部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尺寸为1.6mm-2mm,所述抵压件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尺寸为3.9mm-4.1mm。

7、可选地,所述凹部沿垂直于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尺寸为0.4mm-0.7mm。

8、可选地,所述抵压件和所述导电柱位于所述电芯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导电柱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抵压件并与所述第一极耳导电连接,所述导电柱与所述抵压件之间相互绝缘。

9、可选地,所述抵压件为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周面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周面密封接触,所述极耳凸出部夹持在所述密封块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

10、可选地,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壳主体和形成在所述壳主体一端的翻边,所述密封块夹持在所述翻边与所述电芯本体之间。

11、可选地,所述极耳凸出部的长度为2.3mm-3.3mm。

12、作为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压件可以将第二极耳的极耳凸出部抵压在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上,从而使得极耳凸出部与金属壳体导电连接,使得金属壳体能够代替相关技术中与第二极耳连接的导电柱与用电器连接,从而减少导电柱的数量,简化电池的结构,降低了电池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提升加工效率。

14、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电芯、导电柱以及抵压件,所述电芯容纳在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导电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极耳导电连接,所述导电柱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极耳具有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极耳凸出部,所述抵压件容纳在所述金属壳体内并用于将所述极耳凸出部抵压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上,以使所述极耳凸出部与所述金属壳体导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具有弹性,所述金属壳体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金属壳体内部凹陷的凹部,至少部分所述极耳凸出部夹持在所述抵压件与所述凹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为沿所述金属壳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抵压件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沿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尺寸为1.6mm-2mm,所述抵压件沿所述金属壳体轴向尺寸为3.9mm-4.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沿垂直于所述金属壳体的轴向的尺寸为0.4mm-0.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和所述导电柱位于所述电芯本体的同一侧,所述导电柱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抵压件并与所述第一极耳导电连接,所述导电柱与所述抵压件之间相互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为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周面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周面密封接触,所述极耳凸出部夹持在所述密封块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壳主体和形成在所述壳主体一端的翻边,所述密封块夹持在所述翻边与所述电芯本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凸出部的长度为2.3mm-3.3mm。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该电池包括金属壳体、电芯、导电柱以及抵压件,电芯容纳在金属壳体内,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导电柱的第一端与第一极耳导电连接,导电柱的第二端位于金属壳体的外部,第二极耳具有凸出于电芯本体的极耳凸出部,抵压件容纳在金属壳体内并用于将极耳凸出部抵压在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上,以使极耳凸出部与金属壳体导电接触。抵压件可以将第二极耳的极耳凸出部抵压在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上,从而使得第二极耳的凸出部与金属壳体导电连接,使得电池的金属壳体能够代替相关技术中与第二极耳连接的导电柱与用电器电连接。如此,可以减少导电柱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提升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钟锋,王清,王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